李进

来自医学百科
李进

姓名:李进

性别:男

籍贯:中国

职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生导师

就职医院上海东方医院

所在科室肿瘤

出诊时间:周一、三、五上午(上海市东方医院南院:特需门诊)(具体以当天公示为准)[1]

医院地址:上海浦东新区

预约电话:021-20334612

擅长:消化道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肿瘤免疫治疗

人物简介

李进,男,1960年生,内科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生导师。现就职于上海东方医院肿瘤科,历任上海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筹) 副院长、同济大学附属天佑医院(筹)肿瘤科学科带头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首席专家、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肿瘤化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专业特长

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恶性肿瘤(胃肠肿瘤)的内科治疗,特别擅长分子靶向与免疫治疗

教育经历

1982年12月 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医学院 获得医学专业学士学位

1989年6月 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获得妇科肿瘤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7年6月 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获得内科学博士学位

执业经历

1982年12月-1986年1月 四川西昌铁路医院普外科 住院医师

1989年9月-1994年6月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讲师/主治医师

1997年7月-2000年3月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000年4月-2002年8月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 博士后及访问科学家

2002年9月-2016年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主任。

2016年7月调任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

科研

十年来,开展临床研究100余项,其中牵头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18项,参加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30余项。最为突出的是带领中国临床肿瘤团队完成了国际上第一个治疗胃癌的小分子靶向药物的I-III期临床研究(已经获得CFDA的新药批准),并代表中国的团队出席ASCO大会并做大会主题发言。这项研究被评为国际上50年来第一个中国学者入选的ASCO优秀论文。

科研基金

曾二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一项国家“十一五”重大项目子课题和一项“十二五”国家重大攻关项目的资助。总研究经费:超过2000万。

(1990-2012):

1990年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青年科研基金:盆腔动脉栓塞的动物模型。2万

1992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联合免疫化疗抗卵巢癌的机制。 3.4万

1994年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重点科研基金: 盆腔动脉免疫化学栓塞。 3万

1999年 解放军总后勤部自然科学基金: HSP反义核酸对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10万

1999年 123启明星基金:从Her2/neu癌基因中钓取肿瘤抗原多肽 5万

2003年 复旦大学重大科研基金启动基金:肿瘤靶向疫苗的系列研究 10万

2004年 国家教育部重点科研基金:E7疫苗的抗宫颈癌活性(项目编号104077) 20万

2006年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大肠癌的免疫治疗(06DZ19014) 90万

2008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Bmi-1启动子介导Bmi-1基因干扰靶向性治疗胃癌(项目编号30873019) 30万

2008年 国家十一五重大攻关计划分课题:分子靶向药物评价平台的建设(项目编号2008ZX09312) 166万

2012 国家十二五重大攻关计划:国际标准的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012ZX09303-018-002)包括上海市配套资金 1200万

学术任职

亚洲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继续教育委员会(MTTC)常委、亚洲肿瘤联盟(FACO)主席、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长、上海市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药物安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CSCO基金会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继续教育学会腹部肿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肿瘤杂志》 编委、《癌症》 责任编委、《中国癌症杂志》 编委、《临床肿瘤学杂志》 副主编、《Journal of Colorectal Cancer》中文版 副主编、《Journal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编委、《Clinical Cancer Drugs》 编委。

获得奖励

1. 1991年 “妊高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研究”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

2. 1995年 “微波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3. 1997年 “免疫活性细胞的快速激活及抗卵巢癌的作用”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4. 1994年 “PCR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5. 1998年 “500例新生儿筛查及世界首报异常染色体7例”获第二军医大学医疗成果一等奖。

6. 2001年 “提高卵巢癌疗效的方法研究”获全军医疗成果三等奖。

7. 2009年 上海市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8. 2012年 “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获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9. 2013年 “胃癌分子机制的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0. 2014年 “胃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研究与临床治疗新策略的建立和应用”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论文

先后在《PNAS》、《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和《Cancer Gene Therapy》《Cancer Biologic Therapy》《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Lancet Oncology》等国际和国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80余篇。SCI影响分值最高24分。

(注*者为通讯作者) 1. 李进,胡宏远,赵亚南.正常妊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变化.笫二军医大学学报, 1989,10(5) :438.

2. Jin Li,Yanan Zhao,Hongyuan Hu.The influence of normotensive pregnancy on serum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tivity. J Med Coll PLA 1990,5(1):84.7. 2.

3.李进,胡宏远,赵亚南.妊高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1,26(1):9.

4. 李进,胡宏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妊高症.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1991, (6):322.

5. 李进,赵亚南,苗志军.盆腔动脉栓塞化疗后组织耐受性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3,28(1) :41.

6.Jin Li, Hongyuan Hu, Yanan Zhao.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tivity in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Gynecol Obstet Invest 1992,3(3):138.1.

7.Jin Li, Ya-nan Zhao,Zi-jun Miao. Tissue tolerance to pelvic TACE with cisplatin-lipiodol suspension. Gynecol Oncol 1993,50:10.

8. 李进,刘玉兰,沙金燕.肿瘤坏死因子与干扰素协同抗卵巢癌作用的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4,29(11):670.

9. 宋岩峰,赵亚南,李进,等.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的快速激活及其临床应用.中华妇产科杂   志,1994,9(6):332.

10.赵亚南,陈有梅,李进,等.微波治疗生殖器尖锐湿疣的疗效.中国光电医学, 1994,3(1):16.8.

11. 李进,惠宁,朱玲仙,等.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在体外对卵巢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中华肿瘤杂志, 1995,17(6):429.

12. 李进,孔宪涛,钱其军.ICE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1996,3(4):307.

13. 李进,孔宪涛,赵亚南.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肿瘤细胞产生氧自由基.笫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8,19(1):51.

14.袁巧玲,李进,赵亚南.肿瘤坏死因子、更生霉素、干扰素联合应用对卵巢癌裸鼠模型的协同作用.现代妇产科进展, 1998,7(1):15.

15.惠宁,李进,戎霖.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与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笫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8,19(3):253.

16. Jin Li, Xiantao Kong,Qijun Qian.The influence of ICE expression on the phenotype of overian cancer cells.Intern J Biother Cancer,1999, 2(2):33.

17. 李进,孔宪涛,钱其军.ICE凋亡基因逆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卵巢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9,34(2):113.

18.李进,田建民,王昭梅,等.盆腔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妇科肿瘤.笫二军医大学学报2000,21(2)169.

19.路红社, 李进, 王雅杰, 薛春燕, 查名宝肿瘤标志物CA242对恶性肿瘤辅助诊断的价值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 11期

20. Jin Li, Yin Sun, Alan Garen*. Immunization and immunotherapy for cancers involving infection by a human papillomavirus in a mouse mode. PNAS, 99(25):16232–16236;2002.

21.张文,胡夕春,陆洪芬,施达仁,李进.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不能切除和/或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分析。中国癌症杂志2003,13(5):448-452。

22.胡夕春, 李进.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现代实用医学, 2004年 05期

23.李进, 大肠癌分子靶向治疗。中国癌症杂志2004,14(5):415-418

24.李进、王坤、徐崇锐。Erlotini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研究。循证医学。2004,4(4)199-202

25.李进,孙颖,Masako chen,李锋,Alan Garen。 VII因子-SEA融合蛋白的抗肿瘤效果。中华肿瘤杂志, 2005,27(8):471-474.

26.胡夕春、郭海宜、扬新苗、李进。乳腺癌肝转移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中国癌症杂志2005,15(5):438-441

27.李 进, 左云霞, 陈治宇,等。92例晚期大肠癌生存分析。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5,10(6)23-26

28.李 进, 张文, 陈治宇,等。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实用肿瘤杂志 2005,20(6)472-475.

29.王佳蕾,洪小南,唐惟瑜,郭晔,李进*。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头颈部癌52例分析。中华肿瘤杂志, 2005,27(9):567-569.

30.胡夕春, 郭海宜, 赵欣闵, 王中华, 杨新苗, 刘向锦, 李进* 。丝裂霉素加顺铂治疗难治性晚期乳腺癌.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06; 11(8):594-597.

31.李进。复发转移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BMJ中文版》2006,9:增刊:71-76。

32.李进。单克隆抗体联合依立替康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中华肿瘤杂志》, 2006,28(10):796-797.

33. Biyun Wang, Jiade J Lu, Xuejun Ma, Ye Guo, Hongfen Lu, Xiaonan Hong, Jin Li*. Combined chemotherapy and external beam radiation for stage IE and IIE natural killer T-cell lymphoma of nasal cavity. Leukemia and Lymphoma, 48(2):396-402: 2007.

34.于惠,洪小南,李进*,彭丽萍.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分析。 中华肿瘤杂志. 2007 Jun;29(6):461-3。

35. Guo Y, Lu JJ, Ma X, Wang B, Hong X, Li X, Li J*.Combined chemoradi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nasal natural killer (NK)/T-cell lymphoma: Elucida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systemic chemotherapy.Oral Oncol. 2008 Jan;44(1):23-30.

36. Jun Cao, Yunxia ZUO, Fangfang Lv, Zhiyu Chen, Jin LI.* 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Malignant Tumors- Survival analysis of 48 postoperative patients. J Clin Gastroenterol, 2008 Feb;42(2):167-173.

37. Wang J, Li J*, Hong X, Tang W, Hu X, Wang B, Gu Y.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of 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recurrent and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Oral Oncol. 2008 May;44(5):464-70.

38.Wang B, Zhang W, Hong X, Guo Y, Li J*. Phase I dose-escalating study of 24-h continuous infusion of 5-fluorouracil in combination with weekly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Cancer Chemother Pharmacol. 63:2 (2009), 213.

39. Wu X, Li Z, Yao M, Wang H, Qu S, Chen X, Li J, Sun Y, Xu Y, Gu J.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peptide ligand of Tie2 for targeting gene therapy. Acta Biochim Biophys Sin. 2008 Mar;40(3):217-25.

40. Yang X, Cai Y, Zhao X, Wang Z, Hong X, Shen Z, Ou Z, Li J, Hu X. Biweekly docetaxel-containing chemotherapy may be the optimal schedule. Anti-Cancer Drugs. 2008;19(4):421-426.

41. Guo HY, Zhao XM, Li J, Hu XC. Primary non-Hodgkin’s lymphoma of the breast: eight-year follow-up experience. Int J Hematol 2008.

42. Li J*, Yin J, Zhu X, Liu Y, Cao J, Lu F, Zuo Y. Phase I dose-escalating study of S-1 in combination with oxaliplatin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nd/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nticancer Drugs. 2008 Aug;19(7):745-8.

43. Lei N, Shen FB, Chang JH, Wang L, Li H, Yang C, Li J*, Yu DC.An oncolytic adenovirus expressing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shows improved specificity and efficacy for treating human solid tumors.Cancer Gene Ther. 2009;16(1):33-43.

44. Gui XH, Qiu LX, Zhang HF, Zhang DP, Zhong WZ, Li J*, Xiao YL.MDM2 309 T/G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lung cancer risk among Asians.Eur J Cancer. 2009 Mar 3.

45. Qiu LX, Shi J, Yuan H, Jiang X, Xue K, Pan HF, Li J*, Zheng MH.FAS -1,377 G/A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cancer susceptibility: evidence from 10,564 cases and 12,075 controls.Hum Genet. 2009 May;125(4):431-5. Epub 2009 Feb 19.

46. Chang J, Zhao X, Wu X, Guo Y, Guo H, Cao J, Guo Y, Lou D, Yu D, Li J*. A Phase I study of KH901, a conditionally replicating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rmed oncolytic adenovirus for the treatment of head and neck cancers. Cancer Biol Ther. 2009 Apr;8(8):676-82.

相关链接

上海东方医院

李进微博主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