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崖柏

来自医学百科
朝鲜崖柏
Cháo Xiān Yá Bǎi
朝鲜崖柏
别名  
功效作用 凉血止血清热止痢;化痰止咳。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痢疾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朝鲜崖柏-植物

(Thuja koraiensis Nakai)

在长白山西南坡海拔700-1800米的地带,生长着柏科的一种树木,称为朝鲜崖柏。由于长白山地处东北的东南,来自东面日本海和南部黄海潮湿气流的影响,纬度虽高,但气候温和而潮湿,形成特殊的自然环境,在这里火山灰形成的土壤,矿物质丰富,起伏的山坡上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朝鲜崖柏就生长在如此优越的环境中,分布极为狭窄。为了对它进行保护定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

朝鲜崖柏为常绿小乔木,最高可达10米,树皮红褐色,老树灰褐色条状纵裂。枝平展或下垂,小枝扁平排成一平面。鳞形叶交互对生,4片成一节,排成4列,叶下被白粉。花单性,雌雄同株,球花生枝顶,雌球花有4-5对球鳞,球果椭圆形长9-10毫米,直径6-7毫米。

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朝鲜崖柏可就地保护,严禁砍伐森林,林下许多呈灌木状的幼树,只要保护好可长大成树。也可以播种或扦插进行迁地栽植。

拉丁名 Thuja koraiensis Nakai

中文名 朝鲜崖柏

拉丁科名 Cupressaceae

中文科名 柏科

保护级别 2

分布 吉林(长白山)

现状 渐危种。朝鲜崖柏不仅分布区局限,面积也小,在我国长白山的西南侧呈星散或小片分布,由于乱砍滥伐,生境破坏,致使分布范围日趋缩小。

海拔下限(米) 700

海拔上限(米) 1800

Bkcbq.jpg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高达10米,胸径10-30厘米;幼树树皮红褐色,平滑,老树树皮灰褐色,条片状纵裂;枝平展或稍下垂;小枝互生,幼时绿色,扁平,排成一面,3-4年生枝红褐色或灰红褐色。叶鳞形,二型,交互对生,排成4列,4片成节,上下列的叶扁平而紧贴,先端微尖或钝,具1个明显或不明显的腺点,侧边的叶船形,折覆着中央之叶的侧边及下部,先端内曲,背部有脊;小枝上面的叶绿色,下面的叶被白粉。雌雄同株,球花单生侧枝顶端;雄球花卵圆形,雄蕊交互对生,各有4花药;雌球花有4一5对珠鳞,中部2一3对珠鳞各生1一2胚珠。球果当年成熟,椭圆形,长9一10毫米,直径6-7毫米,熟时深褐色。种鳞交对互生,薄木质,扁平,背面近顶端有凸起的尖头;种子椭圆形,扁平,周围有窄翅,上下两端有凹缺。

特性 朝鲜崖柏分布于针阔林内。分布区受来自日本海的湿润气团的影响,因而气候较温暖,降水较充沛。年平均温大致在3--6℃,仅有季节冻土,1月份平均温-15---25℃,7月份平均温多在20--26℃,无霜期为120--150天,年降水量约600--1000毫米,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朝鲜崖柏为阴性浅根系树种,喜生于空气湿润,腐殖质多的肥沃土壤中,多见于山谷、山坡或山脊,裸露的岩石缝中也有生长。伴生的乔木树种有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 (Trautv.) Maxim.、岳桦Betula ermanii Cham.、花楷槭Acer ukurunduensis Trautv. et Mey. 和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 (Hance) Hedl.等。花期5月,球果9月成熟。

保护价值 朝鲜崖柏只分布于我国长白山和朝鲜,对研究植物地理和植物区系都具有科学价值。木材坚实耐用,可供建筑、家具等用。

保护措施 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外都有星散分布。建议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野生资源。并在长白山区引种栽培。

栽培要点 朝鲜崖柏用播种育苗或扦插法均可繁殖,栽培法与同属其它植物相似。

Bkcbr.jpg

  

朝鲜崖柏-中药材

【拼音名】Cháo Xiān Yá Bǎi

【来源】

药材基源:为柏科植物朝鲜崖柏的枝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uja koraiensis Nakai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秋、冬季采收为佳,剪下带叶枝梢,除粗梗,阴干。

【原形态】朝鲜崖柏,乔木,高达10m,胸径30-75cm。幼树树皮红褐色,平滑,有光泽;老树树皮来红褐色,浅纵裂。枝条平展或下垂,树冠圆锥形。叶鳞形,长1-2mm,先端钝或微尖,背面有明显或不明显的腺点;下部的鳞叶有白粉。球果椭圆状球形,长9-10mm,径6-8mm,熟时深褐色;种鳞4对,交叉对生,薄木质,下部2-3对,各有1-2种子。种子椭圆形,扁平,长约4mm,宽1.5mm,两侧有翅,翅宽1.5m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1400m湿润、富有腐殖质的谷地,但在山脊及裸露的岩石缝中也能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延吉和长白山等地。

【性状】性郑州 鉴别,大枝平展,小枝扁平,互生,排成一平面。鳞形呀二型,交互对生,4个成一节,位于小枝上下两面的1对紧贴;小枝下面鳞叶略带白粉。气微,味微涩。

化学成份】叶挥发油中含α-蒎烯(α-pinene),茴香酮(fenchone)及侧柏酮(thujone)。

性味】味苦;涩;性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止痢化痰止咳。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痢疾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0g。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