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山

来自医学百科
0ff41bd5ad6eddc42732df803adbb6fd536633f7.jpg

张凤山,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文名称:张凤山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临床职称:主任医师

专 业:骨科

学 历:博士

执业地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方向

颈椎退变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诊断、治疗和预防;椎管内韧带骨化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教育经历

1984-1990 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 大学本科。1990年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7-2001 北京大学医学部 外科学(骨科) 临床医学博士。

2001年获日本小儿骨科学会奖学金资助赴日本大阪医科大学邀请对该大学进行访问,主要交流脊柱外科的治疗经验。

2004年赴美国丹佛脊柱疾病中心,脊柱教育与研究所访问学者,主要学习和交流颈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

工作经历

1990-1992低年住院医师。

1992-1995高年住院医师。

1995-2000 主治医师。

2000-2007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2007-至今 主任医师。

科研成果

1. 序贯应用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骨重建过程作用的实验研究

2. 应用椎间融合器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融合术

3. 应用椎体间融合器行颈椎前路融合术对融合率、颈椎曲度的影响

4. 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新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5.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对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

6.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形态学研究

7.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分子机制

8.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对整体颈椎曲度、局部颈椎曲度、颈椎稳定性的影响

9. 颈椎病所致假性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10. 椎间孔及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

11. 颈椎后路椎板成型术及选择性椎间孔扩大术治疗颈椎病

12. 颈椎病诊断中的误区

13. 颈椎病合并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

14. 下颈椎后凸畸形手术矫形方法

15. 应用骨化块漂浮法减压手术治疗椎管内韧带骨化的初步总结

16.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17. 颈椎后路再手术

18. 颈椎前路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19. 下颈椎前路内固定

20. 小儿椎间盘炎

21. 颈椎后路手术指征颈椎后路侧块内固定术技术

22. 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

23. 颈椎后路内固定术指征

24. 影响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选择的年龄因素

学术兼职

中国老年学会脊柱和关节专业委员会常委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常务理事

获奖情况

(一) 1991年获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优秀住院医奖;

(二) 1998年获北京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奖;

(三) 1998年“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顶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的研究”课题获北京医科大学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表彰;

(四) 1999年获北京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奖;

(五) 2006.10,论文“单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治疗颈椎病的回顾性分析”被中国

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评为优秀论文;

(六) 2009年被海淀区医学会评为2009年度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成绩突出奖

主要论文

1.张凤山,娄思权,张克等。膝关节游离体致腓总神经损伤2例报告。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6; 11(2):104.

2.张凤山,陈仲强,张鲁等。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分型及其预后(附60例分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7;7(2):50-52.

3.张凤山,陈仲强,党耕町等。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9;9(5):246-249.

4.张凤山,党耕町,王志国等。降钙素对正常成年雄性大鼠骨重建过程的影响。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4:1

5.张凤山,党耕町,序贯应用降钙素和甲状旁腺激素骨重建过程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华医学杂志, 2001,81(14): 836.

6.张凤山, 颈肩臂痛。中华全科医学。2001,7(4):516-517。

7.张凤山,刘忠军,陈仲强等。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6,8(12):1139-1143。

8.张凤山,孙宇,马庆军等。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临床特征分析和诊断。中华创伤杂志。2007,23(3):185-188。

9.张凤山,潘胜发,李迈等。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3):186-188。

10. Xu Nan, Shan Dai, Chun-ting Li , Xue-rong Chen , Hong-shan Zhao,Feng-shan Zhang, Qing-hua Song. Novel deletion mutation of TRPS1 gene in a Chinese patient of trichorhinophalangeal syndrome type I. [J] Gene523 (2013) 88–91. Correspondence to: Dr. ZHANG Fengshan.(责任作者,SCI收录,影响因子2.5)

11. 于淑温,张潭澄,张凤山等,国人青年男性新鲜尸体胸椎X线断面解剖及CT测量。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1;  23(4):259-263.

12. 陈仲强,党耕町,张凤山,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5;  27(6):447-449.

13. 刘建纯,卓小为,陈仲强,张凤山。68例胸腰椎骨折临床治疗报告。中国医师杂志。1999,1(11):41-43.

14. 王少波,蔡钦林,党耕町,秦茂春,王立舜,李迈,张凤山。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术后第五颈神经根麻痹。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2):716-718。

15. 王少波,蔡钦林,党耕町,王立舜,李迈,张凤山。单开门颈椎椎管扩大成型术的远期疗效观察。中华骨科杂志。1999,19(9):519-521。

16. 杨玉杰,王金锐,孙宇,潘胜发,张凤山等。交感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运动后椎动脉血流的观察。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9):706-708。

17. 张 立,张凤山,蔡钦林,党耕町,刘忠军,孙 宇,李 迈,王少波,周 方, 氢化可的松及地塞米松对颈髓损伤继发低钠血症的不同影响.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vol7:902。

18. 孙宇,张凤山,潘胜发 “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型术及其临床应用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4年第14卷第9期 517-519。

19. 刘延青 张凤山,孙 宇 颈椎病患者突出椎间盘的MRI测量及临床意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4年第 14 卷第3 期。

20. 潘胜发,孙 宇, 李 迈, 张凤山, 磷酸钙人工骨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4年第 14 卷第3 期。

21. 潘胜发,孙宇,张凤山,张立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应用的探讨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5年第15卷12期 713-715。

22. 潘胜发 李迈 王少波 张凤山 孙宇 颈前路短节段自体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前瞻性研究 中华外科杂志2005年2月第43卷第4期 ,2005,.43,.4。

23. 孙 宇, 潘胜发, 张凤山, 张 立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早期临床观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6,16(2):85-89.

24. 孙 宇, 潘胜发, 张凤山, 李 迈, 王少波, 张 立, 熊 建 椎管狭窄合并巨大椎间盘突出或骨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6,16(5):346-350.

25. 孙宇,潘胜发,张凤山等,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近期临床效果及出现的问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1):13-17.

26. 周非非,孙宇,王少波,张凤山等。颈椎病外科治疗结果评价体系的探讨。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1):25-59.

27. 赵衍斌,周非非,孙宇,刘忠军,张凤山,潘胜发。影响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因素。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4):245-248。

28. 于淼,孙宇,刘忠军,张凤山等,相邻双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疗效的初步观察。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34-38.

29. 周非非,赵衍斌,孙宇,张凤山等,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临床因素分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39-43.

30. 邱素均,孙宇,张凤山等,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对颈后肌肉容积的影响。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5):401-405.

31. 赵衍斌,孙宇,张凤山等,单节段ProDisc-C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对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8):677-680.

32. 孙宇,赵衍斌,周非非,张凤山,潘胜发,刘忠军。Bryan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对颈椎曲度影响的研究。脊柱外科杂志。2011,9(5):260-262。

33. 于淼,孙宇,刘忠军,潘胜发,张凤山。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型术近期疗效的比较研究。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1):76-80.

34. 孙宇,赵衍斌,周非非,张凤山,潘胜发等。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6):474-479。

35. 杨辰,张凤山,姜亮,刘忠军。绵羊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8):685-690。

著作译作

主编

张凤山等主编。实用骨科手术彩色图谱。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主译

张凤山 主译。脊柱病例精粹。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

副主编

鲁玉来主编,张凤山等副主编: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二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年8月。

参编

1.张凤山,陈仲强。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试题集。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458-475。

2. 张凤山,娄思全。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要点。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653-671。

3. 张凤山。椎间盘再手术:技术要点。脊柱外科技术。党耕町 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2月。PP78-81。

4. 张凤山。颈胸内固定技术。脊柱外科技术。党耕町 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12月。PP82-87。

5. 张凤山,蔡钦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版。主编:鲁玉来,蔡钦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5月。PP218-253。

6. 张凤山,娄思权。下颈椎损伤。创伤骨科学。主译:王学谦,娄思权,侯筱魁,李世民。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1月。PP799-824。

7. 张凤山,陈仲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脊柱外科学。主编:侯树勋。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9。PP709-726。

8. 张凤山,孙永生。软组织肿瘤和留样病变。骨与关节疾病诊断学。主译:王学谦等。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9年1月第一版。PP4169-4207。

9. 张凤山。第二章:脊柱外科应用解剖。脊柱外科学。主编:陈仲强等。2013年10月,第一版。PP11-32。

10. 张凤山。第二十四章:颈椎病外科治疗。脊柱外科学。主编:陈仲强等。2013年10月,第一版。PP261-280。

11. 张凤山。第二十五章:颈椎病外科治疗并发症与处理。脊柱外科学。主编:陈仲强等。2013年10月,第一版。PP281-292。

12. 张凤山。第二十六章:颈椎病再手术。脊柱外科学。主编:陈仲强等。2013年10月,第一版。PP293-301。

13. 张凤山。第二十七章: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脊柱外科学。主编:陈仲强等。2013年10月,第一版。PP302-314。

14. 张凤山。第七十章:儿童颈椎椎间盘钙化。脊柱外科学。主编:陈仲强等。2013年10月,第一版。PP82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