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通草

来自医学百科
刺通草
Cì Tōnɡ Cǎo
别名 党楠、裂叶木通、棁木、挡凹、天罗伞
功效作用 化瘀止痛。主跌打损伤创伤腰痛
英文名 pith of Himalayan Trevesia
始载于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所属卷:Trevesia Vis.

所属科:Araliaceae

中文名:刺通草

描述字段:常绿小乔木,高3-5米;枝淡黄棕色,幼时密被棕色绒毛,疏生短刺。叶大,直径30(-60)-45(-90)厘米,掌状5-9深裂;叶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又具小裂片,常在基部有扇形的弯缺裂片,先端渐尖至长渐尖或钝尖,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或仅在下面散生棕黄色星状鳞片毛,侧脉在两面隆起;叶柄长30(-60)-90厘米,通常疏生短刺,密被棕色绒毛或无毛或仅基部被毛,具条纹;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成二裂的鞘状。苞片长圆形,长2.5厘米。花序为伞形花序组成的圆锥花序,长约30—45厘米,被铁锈色绒毛;伞形花序有花;多数,径4-5厘米;花梗长4-9厘米;花褐色,萼被铁锈色绒毛,长约4毫米,边缘具稍明显的10齿;花瓣7—12,长5毫米,常合生成一帽状体,密被铁锈色绒毛;雄蕊7—12,花丝与花瓣近等长;子房下位,7—12室,花盘肉质,花柱合生为短柱状,柱头呈钝齿状。果近球形,径1-1.2厘米,无毛,稜不明显;花柱宿存,内具7—12粒种子。花期3-5月,果期5-6月。

分布及生境:产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思茅、耿马、澜沧、景东)、西部(凤庆、泸水)、东南部(金平、屏边、河口、马关、文山),生于海拔200—1500米密林或混交林内。亦见于贵州、广西。印度,缅甸,锡金,尼泊尔,柬埔寨,越南及老挝亦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叶可治疗跌打损伤

【药 名】:刺通草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五加科植物刺通草的全草。

【功 效】:消肿止痛、利尿。

【主 治】:用于跌打损伤、小便不利

性味归经】:苦,温。入肝、膀胱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

【别 名】:税树(《中国树木分类学》)、广叶梫(《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广叶参树(《广西药用植物名录》)、脱萝(广西)、挡凹(云南西双版纳傣语)。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云南南部、贵州、广西。

【拉丁名】:Trevesia palmata (Roxb. ) vis

【考 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