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叶龙胆

来自医学百科
六叶龙胆
Liù Yè Lónɡ Dǎn
别名  
功效作用 解毒燥湿。主炭疽风湿痹
英文名  
始载于 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药 名】:六叶龙胆 Geneiana he xaphylla Maxim

【别 名】:赤解那保(藏名)  

形态特征

【动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5-20cm。根多数,略肉质,须状。花枝多数丛生,铺散,斜升,紫红色或黄绿色,具乳突莲座丛叶极不发达,三角形,长5-10mm,宽达2mm,无端急尖;茎生叶6-7枚,稀5枚轮生,先端钝圆,边缘粗糙,下部叶小,在花期常枯萎,中、上部叶大,由下向上渐密集,线状匙形,长5-15mm,宽1.5- 3mm。花单生枝顶,下部包围于上部叶丛中,6-7数,稀5-8数,无花梗;花萼筒紫红色或黄绿色.倒锥形或倒锥状筒形.长8-10mm,裂片叶状,绿色,与上部叶同形,弯缺狭,截形,花冠蓝色,具深蓝色条纹或有时筒部黄白色,筒形或狭漏斗形,长3.5-5cm,裂片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钝,边缘具不明显的啮蚀形,褶整齐,边缘啮蚀形;雄蕊着生于花管筒下部,花丝钻形,花药狭长

圆形;子房线状披针形,长7-10cm,子房柄长14-16mm,花柱线形,柱头2裂,裂片外反。蒴果内藏,稀先端外露,果柄长至5cm。种子黄褐色,有光泽,表面具蜂窝状网隙。花、果期7-9月。  

功能主治

【来 源】:为龙胆科植物六叶龙胆的根。

【功 效】:祛风除湿。

【主 治】:用于寒湿所致痹证,腰膝冷痛,关节疼痛,四肢麻木不仁,手足拘挛,炭疽等证,风湿性关节炎,炭疽。

性味归经】:苦,温。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6克,或研末冲水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地理分布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青海、甘肃西部、四川西部。

【考 证】: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鉴》。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味苦、性温。有祛风除湿功能。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炭疽。  

龙胆药性

出自 神农本草经

内容:味苦涩。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一名陵游,生山谷。《名医》曰∶生齐朐及冤句。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根,阴干。

龙胆 出自 吴普本草

内容:按∶此药参见本书“大豆黄卷”条,《本经》首载此药。

龙胆 出自 本草经集注

内容:味苦,寒、大寒,无毒。主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痢,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一名陵游。生齐朐山谷及宛朐,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根,阴干。(贯众为之使,恶防葵地黄。)今出近道,吴兴为胜。状似牛膝,味甚苦,故以胆为名。(《大观》卷六,《政和》一六三页)

龙胆 出自 新修本草

内容:味苦,寒、大寒,无毒。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蛊毒。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热泄下痢,去肠中小虫,益肝胆气,止惊惕。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一朐,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根,阴干。贯众为之使,恶防葵、地黄。今出近道,吴兴为胜。状似牛膝,味甚苦,故以胆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