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

来自医学百科
7aec54e736d12f2e2853751e4cc2d5628535687e.jpg

江东,运动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

中文名称:江东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临床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 业:运动医学

学 历:博士

执业地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方向

运动创伤。临床方面包括踝关节、膝关节等运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基础研究包括半月板移植干细胞移植、软骨修复、交叉韧带重建、踝关节韧带和软骨修复等相关领域。

教育经历

1999年8月-2004年7月: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

2004年8月-2007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2007年8月-2009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9年8月-2014年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主治医师

2014年8月-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副主任医师

2014年参与“百姓健康大讲堂”授课,讲授《正确处理损伤,延长运动寿命》

2014年参与北京小学“运动与健康”主题活动

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院内中青年骨干基金1项,完成院内种子基金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863基金、国自然基金多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10余篇。

参与“半月板移植”、“带骨膜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等临床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担任足踝外科国家级学习班讲师;多次在全国学术会议发言(2006年及2012年全国骨科学术大会,2009年及2011年中华医学会关节镜学术大会,2010年北京市骨科学术大会)。

获奖情况

2014年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2014年获北京市《医患的故事》征文二等奖;

2013年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优秀青年医师”称号;

2013年获北京大学教学基本功比赛(医科类)一等奖第一名;

2013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

2012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命叙事》征文二等奖。

主要论文

1.JiangD,AoYF,GongX,WangYJ,LuoH,ChenLX,WangHJ,XieX,ZhangJY,YuJK.Double-BundleAnteriorCruciateLigamentReconstructionUsingBone-PatellarTendon-BoneAllograft:Techniqueand2-to5-YearFollow-up.AmJSportsMed.2012May;40(5):1084-92.

2.JiangD,AoYF,GongX,WangYJ,ZhengZZ,YuJK.ComparativeStudyon

ImmediateVersusDelayedMeniscusAllograftTransplantation:4-to6-Year

Follow-up.AmJSportsMed.2014Jul28.

3.JiangD,ZhaoLH,TianM,ZhangJY,YuJK.MeniscusTransplantationUsingTreatedXenogeneicMeniscalTissue:ViabilityandChondroprotectionStudyinRabbits.Arthroscopy.2012Aug;28(8):1147-59.

4.GongX,JiangD,WangYJ,WangJ,AoYF,YuJK.Second-LookArthroscopicEvaluationofChondralLesionsAfterIsolatedAnteriorCruciateLigamentReconstruction:Single-VersusDouble-BundleReconstruction.AmJSportsMed.2013,41(10):2362-2367.

5.江东,敖英芳,谢兴,龚熹,陈连旭,罗浩,王永健,余家阔.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髌腱-骨双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比较研究.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12):1091-1095.

6.江东,余家阔.组织移植和细胞移植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6,25(1):75-79.

7.江东,余家阔,敖英芳,于长隆,王健全,崔国庆,胡跃林,田得祥,龚熹,王永健,程序.自体和异体骨-髌腱-骨移植物重建膝前十字韧带的比较研究.中华骨科杂志,2008,28(11):892-896.

8.江东,余家阔,敖英芳,龚熹,王永健,苗羽.4例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后中期随访报告.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6):545-548.

著作译作

《如何预防和处理急性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刊载于《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