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

来自医学百科
8cb1cb13495409238bc61e059158d109b3de4919.jpg

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骨科颈椎专业组组长。

中文名称:孙宇

毕业院校:北京医学院

临床职称:主任医师

专 业:骨科颈椎

学 历:学士

教学职称:副教授

执业地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方向

脊柱外科,重点为颈椎疾患。

教育经历

1979年8月——1984年7月: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医学学士。

工作经历

1986年6月——1988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外科住院医师。

1988年8月——1990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住院医师。

1990年6月——1994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治医师。

1994年1月——1994年7月:英国ABERDEEN大学医学院骨科研究医师。

1994年8月——1998年7月:获得英国国家专科行医执照,在英国ABERDEEN大学医学院骨科从事临床工作。在此期间有机会充分了解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制及管理方式。

1998年8月——2004年7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暨脊柱外科研究所领导核心组成员、颈椎外科专业组负责人,主持颈椎外科专业组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1999年9月——11月获得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国际上最著名的骨科专业学术委员会)的奖学金,赴瑞士日内瓦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创伤骨科和脊柱外科的内固定理论和技术。

2004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暨脊柱外科研究所领导核心组成员、颈椎外科专业组负责人,继续主持颈椎外科专业组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

科研成果

1990年首先在国内将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并在2000年报告了该项技术长期随访的结果,并对手术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1993年对颈椎椎弓根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确定了主要解剖和临床应用的有关参数,在此之前国内外未见相同报告。提出颈椎椎间盘突出症和颈椎病是不同的两种疾病,并对各自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2000年在国内外首先发现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脊髓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后纵韧带骨化)可以造成患者肺通气功能的损害。

2001年系统总结了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特点和外科治疗方法、时机的选择,并在2002年报告了外科治疗的随珍结果,在此之前国内未见相同报告。

2002年证实颈椎小关节滑膜有大量的交感神经纤维存在,不稳定导致的创伤性炎症对颈椎病的发病具有重要作用。2001年应用国产磷酸钙人工骨进行颈椎病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获得成功,并在2003年报告了治疗的随访结果,在此之前国内外未见相同报告。2002年系统总结了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术的长期疗效观察,证实了其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的确切疗效,同时发现颈椎僵硬和轴性症状是术后长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003年在国内开始应用目前国际上最为先进技术――人工椎间盘(Bryan Disc)置换术治疗颈椎病,对手术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在2004年报告了近期临床观察结果。

2004年应用大鼠自体嗅成鞘细胞移植治疗实验性大鼠脊髓损伤获得初步结果,该结果对于人类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2004年报告了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与分期手术治疗椎管狭窄合并巨大椎间盘突出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证实一期手术可以明显提高改善率、缩短恢复期,在此之前国内未见相同报告。

2005年主持实施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应用微创技术治疗颈椎疾病及其相关研究。

2006年与清华大学合作,对国产新型超声手术刀在颈椎外科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尤其是对于超声手术刀在颈椎外科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研究,为产品的改进和定型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使国产新型超声手术刀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年,采用平衡悬吊牵引结合外科手术治疗重症颈椎后凸畸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治疗了许多重症先天性和后天性颈椎后凸畸形的患者,其中一例后凸角度高达125度,在此之前国内外未见报告。

2007年在国际上首次报告了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中长期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证实了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不仅可以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同时对相邻节段的继发性退变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2008年在国际上报告了影响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颈椎活动度以及异位骨化的原因及对策。

2008年11月在国内报告了颈椎后路手术后轴性症状的原因以及对策,采用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伴有颈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明显提高了手术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术后颈部慢性疼痛、僵硬的不良反应。

2009年11月在国内首先报告了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5年长期随访的结果,从临床和影像学二个方面证实了这一高新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10年11月在国内报告了应用一期前后路360度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颈椎侧凸(斜颈)畸形及随访结果,证实了此项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011年11月在国内报告了手术治疗青少年上肢远端肌萎缩症(平山病)的中期随访效果,提出了手术适应证和最佳手术时机。

学术兼职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颈椎研究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及脊柱非融合技术学组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工作委员会委员。

华裔骨科学会理事。

北京医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学术委员会理事。

国际脊柱发展与创新学会会员(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dvanced Spine Surgery)。

国际颈椎研究学会会员(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通讯编委,《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常务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特邀编委,《脊柱外科》编委,《骨科》编委。

获奖情况

作为“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系列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200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作为”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作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的主要完成人之一,获得2003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主要论文

1. 脊髓造影加CT与MRI对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诊断价值的比较——孙宇,蔡钦林,吴云霞。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2,2(2):57-58

2. 颈椎间盘突出症(附89例临床分析)——孙宇,蔡钦林,党耕町。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3,3(6):248-251

3. 颈椎椎弓根的观测及其临床意义——孙宇,王志国,党耕町,李志平。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3,25(4):279-280

4. 第二届颈椎病专题研讨会纪要——孙宇。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5. 颈椎侧块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孙宇,王超,党耕町,王少波,齐强,王志国。中华骨科杂志,2000,20(3):150-153

6. 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孙宇,蔡钦林,党耕町,符孔龙,史志澄,郭维忠。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0,10(3):139-141

7.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孙宇,蔡钦林,王少波,王立舜。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11(3):139-141

8. 脊髓型颈椎病发病与机械压迫和颈椎不稳定有关——孙宇。中国医学论坛报,2000,26(27):6

9. AO ASIF脊柱内固定——党耕町,刘忠军,陈仲强,主译,孙宇,周方,齐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第1-3章

10. 压迫性颈脊髓病可损害肺功能——孙宇。中国医学论坛报,2001,27(37):10

11.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外科治疗随诊观察——孙宇,蔡钦林,王立舜,王少波,党耕町。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2):90-92

12. 颈椎病外科治疗的回顾——孙宇,刘忠军,党耕町。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4(5):627-629

13.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合并颈椎病治疗及影响因素——孙宇,蔡钦林。中国误诊学杂志,2002,2(12):1773-1775

14.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头颈部运动后椎动脉血流的观察——杨玉杰,王金锐,贾建文,苗立英,王艳滨,靳元,孙宇,潘胜发,张凤山。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2,18(9):706-708

15. 颈椎小关节滑膜的病理学观察与颈椎病发病的关系——俞庆生,钟延丰,孙宇,杨京平,张燕,王玉萍,韩志惠。颈腰痛杂志,2002,23(3):177-180

16. 颈椎病的命名与分型应与病理损害相结合——孙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4):204-206

17.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颈椎运动的影响——孙宇,潘胜发,陈景春,等。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4):212-215

18.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与颈椎稳定性的相关研究——潘胜发,孙宇,朱振军,等。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10):604-607

19. 磷酸钙人工骨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潘胜发,孙宇,李迈,等。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3):144-146

20. 颈椎病患者突出椎间盘的MRI测量及临床意义——刘延青,张凤山,孙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3):147-149

21. 矩形钛质颈椎椎间融合器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以及近期效果观察——孙宇,潘胜发,陈仲强。中华外科杂志,2004,42(6):4-7

22. 颈椎病外科治疗中的若干问题——孙宇。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3):33-35

23. “锚定法”改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及其临床应用——孙宇,张凤山,潘胜发,王少波,李迈,张立。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4,14(9):517-519

24. 颈前路短节段自体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前瞻性研究——潘胜发,李迈,王少波,张凤山,孙宇。中华外科杂志,2005,43(4):21-24

25. 大鼠自体嗅成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陈庆山,陈欣,杨磊,王珂,石献忠,孙宇,潘胜发,于恩华,周长满。解剖学报,2005,36(5):477-480

26. 青少年颈椎椎板切除术后后凸畸形防治的研究进展——吴艳刚,孙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11):55-56

27.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脊髓型颈椎病围手术期应用的探讨——潘胜发,孙宇,张凤山,张立。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12):17-19

28. 成人、成年狗鼻腔黏膜成鞘细胞的纯化、培养与鉴定——王珂,王君,陈庆山,孙宇,潘胜发,王丽,于恩华,周长满。解剖学报,2006,37(1):26-29

29. 大鼠自体嗅黏膜移植修复胸髓损伤:形态学和行为学的验证——陈庆山,陈欣,杨磊,王珂,石献中,孙宇,潘胜发,于恩华,周长满。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3):8-10

30.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疾患的早期临床观察——孙宇,潘胜发,张凤山,张立。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2):85-89

31. 椎管狭窄合并巨大椎间盘突出或骨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孙宇,潘胜发,张凤山,王少波,李迈,熊建。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5):346-348

32. 陈旧性颈髓损伤的外科治疗——姬洪全,周方,孙宇,刘忠军,陈仲强,党耕町。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16(6):405-408

33. 云南白药胶囊影响颈后椎板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潘胜发,孙宇,李锋,李光辉,金大地,张忠民,罗卓荆,叶正旭,胡建华,邱贵兴。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7):1888-1890

34. The comparison of single or combined operative approach for the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 with multilevel anterior/posterior compression and huge disc protrusion or osteofyte formation.——Yu SUN, Shengfa PAN, Fengshan ZHANG, shaobo WANG, ma LI, jiang XIONG. European Spine Journal, 2006, 15(supplement 4):s 481

35.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手术治疗——张凤山,刘忠军,陈仲强,马庆军,李迈,孙宇。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12):1139-1143

36. 颈椎病手术治疗中只得关注的几个问题——孙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2):95-96

37. The application of Bryan artificial disc replacement and some relative issues. Yu SUN. Presented at 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 (CSRS), European Section, 23rd Annual Meeting, Leuven, Belgium. May,2007

38. The comparison of single and one-stage combined surgical approach for the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ith multilevel anterior/posterior compression and huge disc protrusion or osteofyte formation. Yu SUN, MD, Shengfa PAN, MD, Fengshan ZHANG, MD, Jian XIONG, MD. Presented at 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 (CSRS) 35th Annual Meeting,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USA. Decmber,2007

39.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的临床特征分析和诊断——张凤山,孙宇,马庆军,刘忠军,陈仲强。中华创伤杂志,2007,23(3):185-188

40.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张凤山,潘胜发,李迈,孙宇,娄思权。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3):186-188

41. 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迟发性颈椎硬膜外血肿合并C5神经根麻痹一例——周非非,张立,赵伟,于淼,孙宇。北京大学学报(医学板),2007,39(4):443-444

42. 应用超生手术刀行颈椎双开门手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孙宇,陈欣,史文勇,张毓笠,周兆英。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6):458-460

4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交感型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后椎动脉血流的观察——杨玉杰,李敬府,白志勇,王金锐,贾建文,孙宇,潘胜发。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8):599-601

44. 围手术期使用赛来昔布对腰椎手术患者的镇痛作用——张立,欧国荣,孙宇,潘胜发。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8):619-622

45.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我们的未来?——孙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1):11

46. Bryan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近期临床效果及出现的问题——孙宇,潘胜发,张凤山,张立,刘忠军,周方,刘岩。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1):13-17

47. The X-ray and MRI assessment of upper and lower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minimal 2 years after single level Bryan disc replacement. Yu SUN, Yanbin Zhao. Presented at Asian Pacific Spine Arthroplasty Society (APSAS) 2008 Annual Meeting, Seoul, Korea, January, 2008

48. Range of motion after single level Bryan disc replacement: contributing factors. Yanbin Zhao, feifei ZHOU, Yu SUN. Presented at Asian Pacific Spine Arthroplasty Society (APSAS) 2008 Annual Meeting, Seoul, Korea, January, 2008

49. Clinical associated factors of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 following Bryan disc replacement: a retrospective study. feifei ZHOU, Yanbin Zhao, Yu SUN. Presented at Asian Pacific Spine Arthroplasty Society (APSAS) 2008 Annual Meeting, Seoul, Korea, January, 2008

50.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中期随访结果分析——孙宇,赵衍斌,周非非,刘忠军。中华外科杂志,2008,46(5):333-337

51. 颈椎病外科治疗结果评价体系的探讨——周非非,孙宇,王少波,张凤山,党耕町。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1):

52. 颈椎病外科治疗效果评价方法的进展——周非非,孙宇,党耕町。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1):

53. 悬吊牵引预矫形手术融合内固定治疗青少年颈椎严重角状后凸畸形——张立,孙宇,李锋,潘胜发,吴奉梁,孔清泉。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3):206-211

54. 影响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因素——赵衍斌,周非非,孙宇,刘忠军,张凤山,潘胜发。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4):245-248

55. 关于轴性症状。孙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4):

56. The X-ray and MRI assessment of upper and lower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minimal 2 years after single level Bryan disc replacement. Yu SUN, Yanbin Zhao. Presented at 8 Spine Arthroplasty Society (SAS) Annual Meeting, Miami, Florida, US, May, 2008

57. Cervical spine arthroplasty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and clinical outcome. Yu Sun, MD, Fengshan Zhang, MD, Shengfa Pan, MD. Presented at 8 Spine Arthroplasty Society (SAS) Annual Meeting, Miami, Florida, US, May, 2008

58. 无症状退变性颈脊髓压迫: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临床现象——孙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12

59. 相邻双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疗效的初步观察——于淼,孙宇,刘忠军,张凤山,潘胜发。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34-38、

60. 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的临床因素分析——周非非,赵衍斌,孙宇,张凤山,潘胜发,刘忠军。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39-43

61. 青年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姬洪全,周方,孙宇,刘忠军,陈仲强,党耕町。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2):117-120

62. CT、MR、X线联合观察骨赘填充颈椎cage的短期融合率——刘宁,孙宇。中华骨科杂志,2010,30(04):346-350

63. 多节段颈椎退变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孙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3):

64. 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保留一侧肌肉韧带复合体对颈后肌肉容积的影响——邱素君,孙宇,张凤山,潘胜发,于淼。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5):

65. 单节段ProDisc-C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对颈椎曲度和活动度的影响——赵衍斌,孙宇,张凤山,陈仲强,刘忠军。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8):677-680

66. Application of cervical arthroplasty with Bryan cervical disc: Long-term X-ra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llow-up results. Zhao Yanbin, Sun Yu, Chen Zhongqiang and Liu Zhongj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0,123 (21):2999-3002.

67. Open door expansive lamionoplasty and post-operative axial symptoms: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wo different procedures. Yu SUN, Fengshan ZHANG, Shaobo WANG, Li ZHANG, Shengfa PAN, Miao YU. Evidence-Based Spine-Care Journal, 2010, 1(3):27-34.

68.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以减少相邻节段退变和相邻节段疾病——孙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1):3-4

69. Bryan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对颈椎曲度影响的研究——孙宇,赵衍斌,周非非,张凤山,潘胜发,刘忠军。脊柱外科杂志,2011 ,9(5):260-262

70. 单节段Bryan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形成对置换节段活动度的影响——周非非,赵衍斌,孙宇。脊柱外科杂志,2011 ,9(5):279-282

71.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后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孙宇,赵衍斌,周非非,张凤山,潘胜发,周方,刘忠军。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21(6):474-479

72. 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近期疗效的比较研究——于淼,孙宇,刘忠军,潘胜发,张凤山。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1):76-81

73. Sagittal Alignment Comparison of Bryan Disc Arthroplasty With ProDisc-C Arthroplasty.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Zhao Yanbin, Sun Yu, Chen Zhongqiang, Liu Zhongjun. 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 Techniques. 2011, 24 (6)

74. Comparison of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five years after single level cervical fusion and cervical arthroplasty: a retrospective controlled study. SUN Yu, ZHAO Yan-bin, PAN Sheng-fa, ZHOU Fei-fei, CHEN Zhong-qiang and LIU Zhong-j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2,125 (22):3939-3941.

75.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再手术原因分析——潘胜发,刘忠军,孙宇,张凤山,王少波,李迈,张立。中华外科杂志,2012,50(7):

76. 颈椎手术中并发椎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王少波,孙宇,刁垠泽,李迈,张凤山。中华骨科杂志,2012,32(10):

77. Bryan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5 年随访结果——孙宇,赵衍斌,周非非,张凤山,潘胜发,刘忠军。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1):1-7

78. 系统性回顾改良颈椎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的疗效及其对轴性症状的影响——牛硕,孙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1):

79. 单纯前路与前后联合入路矫形手术治疗重度颈椎后凸畸形——钟沃权,姜亮,孙宇,张凤山,张立,刘晓光,党耕町,刘忠军。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3):235-240

80.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对相邻节段继发性退变的影响——孙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6):483

81. 平山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刘鑫,孙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9):

82. 下颈椎椎弓根钉徒手置钉准确性的CT扫描评价及置钉技术要领——张立,陈安富,王勇,吴奉梁,刁垠泽,刘宁,孙宇,潘胜发。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

83. 平山病患者颈椎曲度和相邻节段椎体屈曲度与脊髓萎缩的相关性[J]. 刘 鑫,孙 宇.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6):514-519.

84. 平山病与非平山病患者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的差异[J].唐 冲,孙 宇,潘胜发.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7):577-581.

85.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Cervical Arthroplasty Combined With Fusion Against 2-Level Fusion. Yanbin Zhao, Qi Li, Zhongjun Mo, Yu Sun, Yubo Fan, J Spinal Disord Tech 2013;26:347–350.

86. 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 with ProDisc-C artificial disc: 5-year radiographic follow-up results. ZHAO Yan-bin, SUN Yu, ZHOU Fei-fei and LIU Zhong-j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3;126 (20):3809-3811.

87. Biomechanical effects of cervical arthroplasty with U-shaped disc implant on segmental range of motion and loading of surrounding soft tissue。Zhong Jun Mo · Yan Bin Zhao, Li Zhen Wang, Yu Sun, Ming Zhang, Yu Bo Fan. Eur Spine J (2014) 23:613–621

88. 孙,宇.对颈椎前路融合与非融合手术混合应用的初步认识[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1):8-9.

89. 唐 冲,孙 宇,潘胜发.平山病患者与非平山病患者钩椎关节在CT上的形态学差异[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1):13-19.

90. 孙 宇,唐 冲,潘胜发.平山病患者的临床征象与颈椎椎间盘-关节突角变化规律的相关性[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1):25-30.

91. 周非非,孙 宇,张凤山,王少波,李 迈,潘胜发.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轴性症状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6):505-509

著作译作

参编

AOSpine手册

骨科学

颈肩痛

脊柱外科手术技术与技巧

颈椎病

脊柱外科治疗原则

脊柱病理学

脊柱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