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器官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6日 (日) 07:32的版本 (以“靶器官: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其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靶器官: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其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这样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

靶器官 因某种毒物或环境污染物的进入,机体内首先达到毒作用的临界浓度的器官,称为该毒物的靶器官。进入人体的毒物或环境污染物,对机体各器官的毒作用并不相同,有的只对部分器官产生毒作用,如脑、甲状腺肾脏分别是甲基汞、碘化物、镉的靶器官。靶器官的组织细胞内可能存在着该毒物分子的特异作用部位——受体。如果毒物以代谢活化形式起作用,则该器官也可能具有较高活性的代谢活化酶。对机体毒作用的强弱与靶器官中含该毒物的浓度有关。

靶器官不一定是效应器官。毒物作用于靶器官后,其毒作用直接由靶器官表现出来,则此靶器官是效应器官。但这种毒作用也可以通过某种病理生理机制,由另一个效应器官表现出来。例如,有机磷酸酯农药作用于神经系统,会抑制胆碱酯酶活,造成胆碱能神经突触乙酰胆碱蓄积,结果表现为瞳孔缩小流涎肌束颤动等。因此,有机磷酸酯农药的靶器官是神经系,而效应器官则是瞳孔唾液腺横纹肌等。靶器官也不同于蓄积器官。蓄积器官是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部位。毒物在蓄积器官内的浓度高于其他器官,但对蓄积器官并不一定显示毒作用。如 DDT等氯化烃类农药的靶器官虽是中枢神经系统肝脏,但这类农药主要蓄积在脂肪组织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