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性肝硬化

来自医学百科
Floyd讨论 | 贡献2014年4月17日 (四) 12:15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胆汁性肝硬化(biliary cirrhosis)是因胆道阻塞,胆汁淤积而引起的肝硬化,较少见,可分为继发性与原发性两类。原发性者更为少见。

1.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病因: 常见的原因为胆管系统的阻塞,如胆石肿瘤胰头、Vater壶腹癌)等对肝外胆道的压迫,引起狭窄及闭锁。在儿童患者多因肝外胆道先天闭锁,其次是总胆管的囊肿、胆汁性肝硬化(biliary cirrhosis)等。胆道系统完全闭塞6个月以上即可引起此型肝硬化。

病理变化:早期肝体积常增大,表面平滑或呈细颗粒状,硬度中等,相当于不全分隔型。肝外观常被胆汁染成深绿或绿褐色。镜下,肝细胞胞浆内胆色素沉积,肝细胞因而变性坏死,表现为肝细胞体积增大,胞浆疏松呈网状、核消失,称为网状或羽毛状坏死。毛细胆管淤胆、胆栓形成。坏死区胆管破裂,胆汁外溢,形成“胆汁湖”。门管区胆管扩张及小胆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及小叶的改建远较门脉性及坏死后性肝硬化为轻。伴有胆管感染时则见门管区及增生的结缔组织内有多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甚至微脓肿形成。

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本病又称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在我国很少见,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妇女。临床表现为长期梗阻性黄疸、肝大和因胆汁刺激引起的皮肤瘙痒等。还常伴有高脂血症和皮肤黄色瘤。肝内外的大胆管均无明显病变,门管区小叶间胆管上皮可发生空泡变性及坏死并有淋巴细胞浸润,继而小胆管破坏并出现淤胆现象,纤维组织增生并侵入、分隔肝小叶,最终发展成肝硬化。  

病史及症状

本病常与其它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类、干燥综合征硬皮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并存,多见于中年妇女,起病隐袭,经过缓慢,早期症状轻微,病人一般情况良好,食欲与体重多无明显下降,约10%的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对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梗阻性黄疸病人,尤其伴有脂肪泻者,应详细了解起病的诱因及病情进展情况,有否其它免疫性疾病存在,注意与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变及其他原因肝硬化出现黄疸进行鉴别。  

体验发现

皮肤、巩膜黄染,可见多处抓痕和脱屑。肝、脾肿大表面尚光滑,无压痛。  

辅助检查

血脂血清胆酸,结合胆红素,AKP及GGT等微胆管酶明显升高,转氮酶正常或轻、中度增高。血中抗线粒体抗体阳性,IgM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元正常或减少。影像学超声波、ERCP、CT、PTC等了解有无肝内外胆管扩张及引起肝外梗阻性黄疸的疾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疗

适当休息,给以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饮食,每日脂肪<40-50g为宜。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D、E、K。熊去氧胆酸600-700mg/d,服药6个月以上可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改变。皮质类固醇氢化泼尼松30mg/d,口服,症状改善后必为10mg/d。连服1年。注意晚期患者骨病加剧及并发细菌感染硫唑嘌呤、环孢毒素A均有效但因有肾毒,骨髓抑制应慎用。  

临床表现

诊断依据:①中年以上妇女,皮肤明显瘙痒、肝大、黄瘤;②血清总胆固醇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轻、中度升高,碱性磷酸酶增高,胆酸浓度增加;③IgM升高,抗线粒体抗体阳性且滴度高。如能穿刺取得组织学证据,则更有助于确诊。

90%发生于女性,特别多见于40~60岁的妇女,男:女为1:8 。有报道妊娠时发病者约占10%,该病起病隐袭,发病缓慢。

1.早期

症状仅有轻度疲乏和间歇发生的瘙痒,1/2有肝肿大,1/4有脾肿大,血清碱性磷酸酶及γ-GT升高常是唯一的阳性发现,日轻夜重的瘙痒作为首发症状达47%。1/4患者先有疲乏感,且可引起忧郁症,之后出现瘙痒。黄疸作为首发表现者占13%,此类患者常有肝脾肿大,可有黄角膜色膜环,肝掌蜘蛛痣,抓痕部位有蝶形皮肤色素斑,皮肤变粗、变厚,可能与抓伤和维生素A缺乏有关。

2.无黄疸期

少数患者血清胆固醇可高达8g/L,掌、跖、胸背皮肤有结节状黄疣,也有沿膝、肘、臀肌腱、神经鞘分布者,杵状指长骨骨膜炎可伴有疼痛与压痛。

3.黄疸期

临床黄疸的出现标志着黄疸期的开始,黄疸加深预示着病程进展到晚期,寿命短于2年,此时常伴有骨质疏松骨软化、椎体压缩,甚至发生肋骨及长骨骨折,这些与维生素D代谢障碍有关。

4.终末期

血清胆红素直线上升,肝脾明显肿大,瘙痒,疲乏感加重。慢性肝病征象日趋加重,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腹水的患者增多。由于铜的沉积,少数可见角膜色素环。由于肠腔内缺乏胆盐,脂肪的乳化和吸收不良,可发生脂肪泻,此时维生素A、D、K吸收不良,可产生夜盲、皮肤角化、骨骼变化及凝血机制障碍。胆管造影示大胆管正常,小胆管扭曲。最后为肝功能衰竭,曲张静脉破裂、肝性脑病、腹水、水肿伴深度黄疸,往往是终末期表现。

伴随疾病及其相关表现,2/3有结缔组织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也常见,还可伴硬皮病,钙质沉着,雷诺氏现象,75%有干性角膜结膜炎,35%有无症状性菌尿,肥大性骨关节病,1/3有色素性胆结石,另外还可有膜型肾小球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  

胆汁性肝硬化治疗

1.熊去氧胆酸 Heathcote等用熊去氧胆酸(每日mg/kg)治疗222例PBC患者,发现熊去氧胆酸可使胆汁淤积症的血清标志物得到改善,3个月内可使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血清碱性磷酸酶、转氨酶、胆固醇及IgM均明显2.D-青霉胺

能降低肝内铜水平,抑制炎性反应,减轻纤维化,延长患者生存期,开始量为每日g,每2周增加0.125g,直至维持量每日g,应长期治疗。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蛋白尿血小板粒细胞减少,应每周查尿蛋白,4周后每月查1次,观察白细胞计数变化,必要时需中止治疗。

3.免疫抑制药

①环胞素A,对Ts有明显作用,但因有肝肾毒性不宜久用,每日mg/kg,治疗8周后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②氨甲喋呤,早期小剂量(每日mg,分3次口服,每周1次)应用可改善组织学变化。③硫唑嘌呤,可改善胆管的排泄,似对皮肤瘙痒有效,但副作用较大,且不能阻止肝细胞功能衰竭。用量为2mg/kg,需长期用药。

4.对症治疗

(1)瘙痒 可用抗组织胺药物,如非那根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消胆胺每日~10g,剂量从小量开始,以能控制瘙痒为度。氢氧化铝,每日~20g,能与胆汁酸结合,对肝性瘙痒有效。

(2)骨质疏松及骨化 可采用维生素D每日~2万U肌肉注射葡萄糖酸钙每日mg/kg,稀释到葡萄糖静脉滴注,每日1次,10日疗程,需要时间隔2~3月重复1疗程。

(3)夜盲症 维生素A,每日~5万U。血清锌低于正常可口服硫酸锌,每日mg,连服4周,至暗适应恢复正常。

(4)凝血机制障碍者 维生素K1,每日mg。

(5)肝移植 PBC终末期患者为肝移植对象。

(6)饮食 低脂肪(每日g以下)、高糖、高蛋白饮食,多食蔬菜

(7)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昏迷治疗同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