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源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6日 (日) 05:37的版本 (以“定义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b>感染源的种类及特点</b>   ===(1)患者:=== 患者是最重要的...”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定义

病原体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场所。

感染源的种类及特点  

(1)患者:

患者是最重要的感染源,有些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等患者是惟一的感染源。病程各期以及各型患者作为感染源的意义,与其是否排出病原体及其数量和频度有关。①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称潜伏期。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末可排出病原体。因而具有传染性,如麻疹等。②临床症状期:在临床症状期,患者都可排出病原体,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作为感染源的意义最大。③恢复期:有些传染病,如伤寒痢疾乙型肝炎等,在恢复期仍排出病原体,仍然可以作为感染源。轻型或非典型患者,由于症状轻微,照常在人群中活动,容易误诊并不受隔离,作为感染源的意义不容忽视。许多传染病的隐性感染者能向外界排出病原体,具有传染性。  

(2)病原携带者

病原携带者指无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①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指在潜伏期内携带病原体者;②恢复期病原携带者:指临床症状消失后在一定时间内仍能排除病原体者;③健康病原携带者:整个感染过程均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排出病原体者称健康病原携带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白喉霍乱、乙型肝炎等。健康病原携带者可能是隐性感染的结果。

患者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传染期的流行病学意义:传染期是决定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重要依据,传染期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如传染期短的传染病续发病例常成簇出现,每簇病例之间间隔期限相当于该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长的传染病续发病例陆续出现,持续的时间可能很长。  

(3)动物:

许多动物的传染病可以传染给人,如牛型结核布鲁菌病炭疽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等。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中是在动物之间传播的,不管有无人参与,它都可以传播,这类疾病称为动物传染病,在我国通称“人兽共患病”。它是指那些人类与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或感染。动物传染病的种类很多,约占所有人类传染病的1/5。

  

(4)某些场所、物品

病毒污染的水池、被细菌污染的呼吸机……长期放置的食物有可能,公用物品如把手等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