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6日 (日) 02:20的版本 (以“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感染病原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感染病原引起的传染病,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等。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分为:

  •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发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自身感染。
  • 外源性感染, 是指由环境或他人处带来的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包括:交叉感染,在医院内或他人处(病人、带菌者、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环境感染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其它物品)造成的感染。如由于手术室、空气污染造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等。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进行分类可将院内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每一类感染有可根据病原体的具体名称分类,如柯萨奇病毒感染、爱柯病毒感染、铜绿假单孢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

院内感染的特殊表现

  • 由于医院是各种疾病集中的场所,因此其病原体自种类比较繁多,且来源也比较广泛;
  • 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为耐药性菌株,甚至为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后可给临床治疗带来相当的困难;
  • 污染环节较多,控制难度大;
  • 易感人群集中,抗病能力差,感染后病死率较高。

常见的医院感染

  •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重影响病人防御机制的疾病,如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气管切开术、安置气管导管等病人中。判断肺部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X线透视或照片,其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3.3%~42%。肺部感染对危重病人、免疫抑制状态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病人的威胁性大,病死率可达30%-50%。
  • 尿路感染:病人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而在其住院期间24小时后出现症状(发热排尿困难等),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虽无症状,但尿标本中的白细胞在10个/ml以上,细菌多于105/ml,都可判为尿路感染。我国统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0.8%~31.7%, 66%~86%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导尿管的使用有关。
  • 伤口感染:伤口感染包括外科手术及外伤性事件中的伤口感染,判断伤口感染主要看伤口及附近组织有无炎性反应或出现脓液,更确切是细菌培养。据统计伤口感染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5%。
  •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不仅在健康人中可以传染,在病人中更易传染。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
  • 皮肤及其它部位感染: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化脓、各种皮炎褥疮感染、菌血症静脉导管及针头穿刺部位感染、子宫内膜感染、腹内感染等。

住院病人中凡有气管插管、多次手术或延长手术时间、留置导尿、应用化疗放疗免疫抑制剂者,以及老年病人,均应视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

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监测的定义及常用指标

医院感染的监测指系统地连续观察在医院的人群中医院感染发生的频率和分布以及影响感染的有关因素。其目的是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消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具体措施,以降低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医院环境中特殊人群的健康。

医院感染的监测的常用指标

  • 医院感染发生率:指一定时期内,在所有入院病人中发生医院感染新病例数的频率。
  • 医院感染患病率:观察期内医院感染的总病例数占同期住院病人总数的比例。
  • 医院感染续发率:是指与指示病例有效接触后经一个最长潜伏期,在接触者中续发病例数与接触者总数的比值。
  • 医院感染漏报率:为确保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准确性,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漏报率调查。

医院感染发生时的措施

  • 隔离患者;
  • 检疫;
  • 检查病原携带者。

参看

站外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