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树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7日 (一) 01:47的版本 (以“{{头部模板-中药材}} {{简要信息-药品 |药名=柏树 |图片= |药名拼音=Bǎi Shù |别名=柏、香扁柏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柏树
Bǎi Shù
别名 柏、香扁柏
功效作用 子:祛风清热安神止血。用于发热烦躁小儿高热吐血。;叶:止血生肌。外用治外伤出血。;树脂:解发热,燥湿镇痛。用于发热头痛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拼音名】 Bǎi Shù

【别名】 柏、香扁柏

【来源】 柏科柏属植物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l.[Chamaecyparis funebris (Endl.) Franco],以种子树脂等入药。种子于球果秋季未裂开前采摘;树脂在夏秋采收;叶四季可采。

【性味】 子:甘、辛、微苦,平。

叶:苦、辛,温。

树脂:淡、涩,平。

【功效与作用】 子:祛风清热安神止血。用于发热烦躁小儿高热吐血

叶:止血生肌。外用治外伤出血

树脂:解发热,燥湿镇痛。用于发热头痛白带;外用治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种子、树脂3~5钱;叶、树脂外用适量,捣烂或研粉调麻油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