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合理使用治疗药物监测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来自医学百科
119.187.88.238讨论2014年3月3日 (一) 00:06的版本 (以“{{Hierarchy header}} 从理论上讲,通过TDM工作测定血药浓度,并应用前述药动学理论制定、调整剂量,对任何治疗药物都适...”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从理论上讲,通过TDM工作测定血药浓度,并应用前述药动学理论制定、调整剂量,对任何治疗药物都适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某些药物如青霉素G、多数维生素等,由于本身安全范围大,不易产生严重毒性反应;另一些药物的治疗作用本身所致的生理生化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就是可靠的用药剂量判断指征,如用抗凝血药肝素双香豆素类时,对出、凝血功能的检测;此外,也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并非所有治疗药物均要进行TDM。一般认为,对存在下列药效学、药动学或其他原因,并且其治疗作用、毒性反应呈血药浓度依赖性,而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和中毒水平已确定的药物,应考虑进行T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