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脓漏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67.26讨论2014年2月6日 (四) 17:40的版本 (以“'''目脓漏''',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是肝之外候,上液之道,风热客于睑眦之间,热搏于血液,...”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目脓漏,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目,是肝之外候,上液之道,风热客于睑眦之间,热搏于血液,令眦内结聚,津液乘之不止,故成脓汁不尽,谓之脓漏。”本病系指脓液或粘浊泪水自内眦外漏,故后世又称漏睛疮。漏睛疮是大眦附近,睛明穴下方突发赤肿高起,继之溃破出脓之病症,相当于今之急性泪囊炎,应及早治疗。《圣惠方》卷三十三认为:本病“若不早治,日久眼生黑点,微有黯色,侵蚀于目,即难治也。”参见漏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