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7日 (一) 11:21的版本 (以“{{头部模板-中药材}} {{简要信息-药品 |药名=油桐 |图片= |药名拼音=Yóu Tónɡ |别名=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 |英文...”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油桐
Yóu Tónɡ
别名 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
功效作用 根:消积驱虫祛风利湿。用于蛔虫病食积腹胀风湿筋骨痛,湿气水肿。;叶:解毒,杀虫。外用治疮疡,癣疥。;花:清热解毒,生肌。外用治烧烫伤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小毒
归经  
药性
药味

【拼音名】 Yóu Tónɡ

【别名】 三年桐、罂子桐、虎子桐

【来源】 大戟油桐属植物油桐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 Shaw,以根、叶、花、果壳种子油入药。根常年可采。夏秋采叶及凋落的花,晒干备用。冬季采果,将种子取出,分别晒干备用。种子油另行加工。

【性味】 甘、微辛,寒。有小毒。

【功效与作用】 根:消积驱虫祛风利湿。用于蛔虫病食积腹胀风湿筋骨痛,湿气水肿

叶:解毒,杀虫。外用治疮疡,癣疥。

花:清热解毒,生肌。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 根2~4钱,水煎或炖肉服;叶、花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花浸植物油内,备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