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耙七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7日 (一) 03:28的版本 (以“{{头部模板-中药材}} {{简要信息-药品 |药名=钉耙七 |图片= |药名拼音=Dìnɡ Pá Qī |别名= |英文名= |始载于=贵阳民间...”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钉耙七
Dìnɡ Pá Qī
别名  
功效作用 气痞腹痛腰疼痔疮出血
英文名  
始载于 贵阳民间药草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出处】 《贵阳民间药草》

【拼音名】 Dìnɡ Pá Qī

【来源】 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嫩根

【功效与作用】 治气痞腹痛腰疼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附方】 ①治气痞、肚痛:钉耙七(干)五钱。切细,加烧酒一两五钱,煨开水服,日服三次;外用蜘蛛香根条一枝(生),冲烂,贴肚脐,一、二日见效。(《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痔疮出血;钉耙七和叶一两至二两。炖猪大肠吃。(《贵阳民间药草》)

③治腰疼:眼子菜根一钱。研粉,白酒冲服。(《陕西中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