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藿香”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医学百科
(以“{{头部模板-中药材}} {{简要信息-药品 |药名=臭藿香 |图片= |药名拼音= |别名=鸡冠香薷、相思草、瞌睡草 |英文名= |始载于= |毒...”为内容创建页面)
 
(没有差异)

2014年1月27日 (一) 02:31的最新版本

臭藿香
别名 鸡冠香薷、相思草、瞌睡草
功效作用 祛风热,散寒湿,止呕吐。主治黄疸淋病湿热,红崩白带
英文名  
始载于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别名】 鸡冠香薷、相思草、瞌睡草

【来源】 唇形科臭藿香Elsholtzia cristata Willd.,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四川。

【性味】 辛,微凉。

【功效与作用】 祛风热,散寒湿,止呕吐。主治黄疸淋病湿热,红崩白带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