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带下”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医学百科
(以“'''五色带下''',病证名。《千金要方》卷四:“治五色带下方:服大豆紫汤,日三服。”亦名带五色俱下、带下五...”为内容创建页面)
 
(没有差异)

2014年2月5日 (三) 14:54的最新版本

五色带下,病证名。《千金要方》卷四:“治五色带下方:服大豆紫汤,日三服。”亦名带五色俱下、带下五色。症见从阴道流出杂色秽浊的液体,或有恶臭气味,绵绵不断。或伴阴部搔痒,小便短赤口苦咽干等。多因湿热蕴结下焦,积瘀成毒,损伤冲任带脉所致。临床见此证,应注意生殖器官有无恶性病变。治则参见湿毒带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