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黄”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医学百科
(以“{{头部模板-中药材}} {{简要信息-药品 |药名=骆驼黄 |图片= |药名拼音=Luò Tuo Huánɡ |别名= |英文名=Camel gallbladder ston...”为内容创建页面)
 
(没有差异)

2014年1月27日 (一) 08:20的最新版本

骆驼黄
Luò Tuo Huánɡ
别名  
功效作用 清热定惊。主风热惊疾
英文名 Camel gallbladder stone
始载于 本草纲目
毒性 小毒
归经 心经肝经
药性
药味

品种全称: 骆驼黄

主题关键词: 杏 果树 落叶果树 鲜食品种

品种简介

骆驼黄产于北京市门头沟龙泉务村。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49.5克,最大78克;果面澄黄,阳面暗红晕;果肉橙黄色,肉质软,纤维稍多,甜酸适度,汁多有香气。含可溶性固形物11.5%,品质上乘。粘核,甜仁,树势强健。适应性强,抗寒耐旱,丰产。果实发育期55天左右,5月底6月初成熟,该品种为优良的丰产、极早熟品种。

骆驼黄

(《纲目》)

【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胆囊结石。动物形态详"骆驼脂"条。

性味】苦,平,微毒。

【功用主治】治风热惊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