鹳骨丸

来自医学百科

《圣惠》卷五十六:鹳骨丸

【处方】 鹳骨1两(涂酥、炙微黄),桂心3分,雄黄1两(细研、水飞过),麝香半两(细研),朱砂1分(细研),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蜈蚣1条(微炙)。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尸疰邪气流注闷绝,时复发作,寒热淋沥,或腹痛胀满。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煎桃枝汤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六

方出《外台》卷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惠》卷五十六:鹳骨丸

【处方】 鹳骨3寸(炙),羚羊鼻2个(炙令焦),干姜1两,麝香2分(研),蜥蜴1个(炙),斑蝥14个(去翅足、熬),鸡屎白3两(熬),巴豆5个(去心皮,熬令黑),芫青20个(去翅足,熬),藜芦1两(去芦头,熬令黄)(一方无斑蝥、鸡屎白、巴豆、芫青、藜芦。)。

【制法】 上为末,蜜和丸,如小豆大。

【功效与作用】 初得遁尸及五尸,经年不愈,心腹短气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空腹饮送下,每日2次,稍加至6-7丸。以知为度,至吐利

【注意】 忌生冷、油腻、猪肉、蒜、粘食、陈臭、芦笋

【摘录】 方出《外台》卷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惠》卷五十六

《千金》卷十七:鹳骨丸

【处方】 鹳骨3寸,雄黄4分,莽草4分,丹砂(一作丹参)4分,牡蛎4分(一作牡丹),藜芦2分,桂心2分,野葛2分,斑蝥14个,巴豆40个,蜈蚣1个,芫青14个。

【制法】 上为末,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效与作用】 遁尸,飞尸,积聚,胸痛连背,走无常处,或在藏,或肿在腹,或奄奄然而痛。

【用法用量】 方中鹳骨,《圣惠》作“鹤脑骨”,方名“鹤脑骨丸”。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鹳善啖蛇,故其骨能疗尸疰,更以斑蝥、芫青、莽草、藜芦、蜈蚣、野葛等味汇入一方以毒攻毒

【摘录】 《千金》卷十七

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惠》卷六十六:鹳骨丸

【处方】 鹳骨(炙)4分,狸骨(炙)4分,射干4分,玄参4分,升麻(炙)4分,青木香4分,沉香4分,犀角屑4分,丁香4分,羚羊角屑4分,丹参4分,甘草(炙)4分,人参3两,沙参3两,獭肝6分,连翘6分,光明砂2分(研)。

【制法】 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瘰疬

【用法用量】 《圣惠》有麝香半两。

【注意】 忌生冷、油腻、血食酢、热肉、海藻菘菜、粘食、陈臭生血物。

【摘录】 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惠》卷六十六

《外台》卷十三引张文仲方:鹳骨丸

【处方】 鹳骨3寸(炙),桂心3寸,虻虫14个(去翅足,熬),巴豆30个(去心皮,熬),斑蝥14个(去翅足,熬)。

【制法】 上为末,蜜和为丸,如小豆大。

【功效与作用】 尸疰恶气百病。

【用法用量】 每服2丸,每日3次,清饮送下。

【注意】 忌野猪肉、芦笋、生葱。

【摘录】 《外台》卷十三引张文仲方

中药方专题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