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重建

来自医学百科

[font face=Verdana]骨重建单位又称基础多细胞单位BMU(basic multicelluler unit,BMU)。骨吸收及骨形成总是相继发生在同一部位,而且是以相同顺序进行的,即破骨细胞的破骨作用过程→成骨细胞成骨作用过程。这种顺序的细胞活动合称为骨重建单位,又称骨重建的基础多细胞单位,其含义是着重反映多细胞参与的细胞活动过程。这种单位人体全身有300万个。基础多细胞单位中含有三种固有的细胞成分,称为骨细胞系,它们是骨细胞 (osteocyte)、成骨细胞(osteoblast)和破骨细胞 (osteoclast)。它们与骨的生成、代谢密切相关。

1、成骨细胞的作用——分泌钙化生新骨

成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骨胶原,形成骨基质,并释放钙离子,使基质钙化而完成骨形成,故它是骨形成和骨骼发育、生长的主要细胞。成骨细胞移行至被吸收的骨组织部位,首先合成、分泌骨胶原及骨蛋白纤维,并将钙、磷吸附到纤维的孔隙中进行沉淀结晶,形成新的骨组织,恢复骨骼原状。陷入骨质内部的成骨细胞成为骨细胞,留在骨表面的静止成骨细胞叫做衬细胞(1ining cell)。

2、骨细胞的作用

成骨细胞被包埋在骨基质中,便形成骨细胞。它是骨的主体细胞,不仅是骨的主要支柱,同时通过细胞突互相连接沟通,形成小管系统网络传递信息,并与骨髓内和骨外毛细血管交通,保障组织营养和物质交换。成熟的骨细胞代谢活动十分活跃,如在较高PTH水平时,骨细胞能使骨质溶解,先失去骨盐,继而胶原纤维溶解,最后成基质,此称为“骨细胞性溶骨作用”。此后,在较高水平的降钙素作用下,它又可继发骨形成,基质中又有新的钙盐沉积,此称为“骨细胞性成骨作用”。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此溶骨过程与成骨过程反复交替进行,且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破骨细胞的作用

破骨细胞——酸酶溶骨除旧骨

破骨细胞主要分布在骨质表面,向需要消除的局部骨组织释放酸液,溶解无机矿物质,排入血液。无机质的丢失使骨基质内的胶原纤维裸露,破骨细胞分泌组织蛋白酶B和胶原蛋白酶,将骨组织内的有机物溶解。通过这两个基本步骤,破骨细胞将骨质进行溶解吸收。简单说来,破骨细胞分泌酸性离子和蛋白溶解酶,降解骨基质和溶解吸收钙离子,再将其转移到血液中,形成破骨作用。[/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