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茯苓丸

来自医学百科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白茯苓丸

【处方】 白茯苓30克 覆盆子30克 黄连30克(去须)人参30克(去芦头)栝楼根30克 熟干地黄30克 鸡膍胵50枚(微炒)萆薢30克(锉)玄参30克 石斛22克(去根,锉)蛇床子90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滋阴清热益肾润燥肾消。因中消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此疾,两腿渐细,腰脚无力

【用法用量】 每于空腹时煎磁石汤下30丸。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白茯苓丸

【处方】 白茯苓半两,黄连2两半,黄柏1两半,羚羊角1两半。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休息痢,日夜频并。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米饮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圣惠》卷二十六:白茯苓丸

【处方】 白茯苓1两,白龙骨1两,远志1两(去心),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柏子仁1两,牡蛎2两(烧为粉),犀角屑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 上为末,加枣肉2两,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肝劳热,恐畏不安,精神闷怒,不能独卧,志气错乱。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以粥饮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圣惠》卷四十七:白茯苓丸

【处方】 白茯苓1两,黄柏1两(微炙,锉),干姜1两(炮裂,锉),木瓜1两半(干者),白石脂2两。

【制法】 上为末,煮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霍乱后水痢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五十三:白茯苓丸

【处方】 白茯苓1两,覆盆子1两,黄连1两(去须),人参1两(去芦头),栝蒌根1两,熟干地黄1两,鸡肶胵50枚(微炒),萆薢1两(锉),玄参1两,石斛3分(去根,锉),蛇床子3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因消中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消肾,即两腿渐细,腰脚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煎磁石汤送下。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足少阴药也。茯苓降心火而交肾,黄连清脾火泻心,石斛平胃热而涩肾,熟地、玄参生肾水,覆盆、蛇床固肾精,人参补气,花粉生津,萆薢清热利湿,肶胵能消水谷,通小肠膀胱而止便数,善治膈消磁石色黑入肾,补肾益精,故假之为使也。

【摘录】 《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七十八:白茯苓丸

【处方】 白茯苓1两,熟干地黄1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琥珀半两,桂心半两,远志(去心)半两,菖蒲半两,柏子仁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产后心虚惊悸,神不安定。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八

《圣济总录》卷四十:白茯苓丸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3两,黄柏(去粗皮)3两,干姜(炮裂)3两,木瓜(干者,去瓤)1枚(切,焙)。

【制法】 上为末,以粳米或粟米饮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效与作用】 霍乱后,水利不止;亦治诸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术饮送下,1日2次。老小加减。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白茯苓丸

【处方】 白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去心,焙)1两,酸枣仁1两(微炒),甘草3分(微炙黄,锉),朱砂3分(别研),生龙脑1分(别研)。

【制法】 上7味,除别研药外,同捣为细末,入研了药,再研令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效与作用】 化痰镇心安神。主肝脏实热上攻,头目昏眩;兼治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临卧乳香汤送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白茯苓丸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石斛(去根)1两半,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半,酸枣仁(炒)1两半,五味子(炒)1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续断1两半,泽泻(锉)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白蒺藜(炒)1两,人参1两,羚羊角(镑)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耆(炙,锉)1两,五加皮(锉)1两,防风(去叉)1两,细辛(去苗叶,炒)1两,独活(去芦头)1两,杜仲(去粗皮,酥炙)1两,甘草(锉,炙)1两,熟干地黄(焙)2两,白槟榔(生用)2两,鹿角胶(炙令燥)2两,云母粉(别研)2两,菟丝子(酒浸软,别研)3两。

【制法】 上药先将23味捣罗为末,入细研云母粉、菟丝子,揉拌令匀再罗,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风毒脚气缓弱,腰脊急痛,臂髆酸疼,心胸痰壅,气逆胁满

【用法用量】 每日早、晚食前各服20丸,大枣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白茯苓丸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贝母(去心)、五味子、紫菀(去苗土)、白术、百部根、杜蘅、麦门冬(去心,焙)、人参、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熬)、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桂(去粗皮)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虚劳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米饮送下,1日2次。加至30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白茯苓丸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黄耆(炙,锉)1两半,薏苡仁1两半,萆薢1两半,山茱萸1两半,赤芍药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1分,白槟榔(炮,锉)2两,熟干地黄(焙)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色)2两半,当归(切,焙)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涂酥捣熟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与作用】 妇人月水不调,或多或少,脐下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0丸,空腹煎大枣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中药方专题

参看中药方剂主页面。

按功效分类的常用方剂

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熄风剂开窍剂补益剂固涩剂

中药方大全 按拼音查询

点击字母查看完整药方列表:

附:中药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关页面

本草图书


中药相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