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

来自医学百科
田螺
Tián Luó
田螺
别名 大田螺、黄螺、田中螺
功效作用 清热利水,止渴。主治小便赤涩痔疮浮肿等症。
英文名 river snail
始载于 药性论
毒性 无毒
归经 脾经肝经膀胱经
药性
药味

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田螺科。田螺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可在夏、秋季节捕取。淡水中常见有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等。

田螺为软体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足、内脏囊等3部分,头上长有口、眼、触角以及其他感觉器官。体外有一个外壳。田螺的足肌发达,位于身体的腹面。足底紧贴着的膜片,叫做厣,它像一个圆盖子,当遇到不测或需要休息时,田螺便把身体收缩在贝壳里,并通过足的肌肉收缩,用厣将贝壳严严实实地盖住。田螺可以食用,可食部分主要是它的肉质足。田螺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可在夏、秋季节捕取。淡水中常见有中国圆田螺、中华圆田螺等。

田螺一般长在水塘里,如果水质不好的话,容易受污染,特别是吃的时候如果螺内的大便没排干净,有很多寄生虫,比如钉镙就是血吸虫的寄主。因此吃的时候最好买河螺或者田螺,水塘里的螺少吃,买回来后用一个桶放清水把螺养几天,每天换一次水,让螺把大便排净,煮螺的时候要把螺煮透煮熟,杀死寄生虫。最好不要吃烧烤的海螺,因为如果烧不熟,容易感染肝吸虫病

田螺雌雄异体

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只~150只仔螺。  

田螺药用

性味]味甘、咸,性寒。

[功用主治]清热利水除湿解毒。用于热结小便不通、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临床应用]

1.治传染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田螺500克养水中2-3天,使其排尽污泥废物,然后将田螺尾部敲去少许,与鸡骨草50--100克,同煮汤服食。每日1次。

2.治小便不利、白浊:田螺250克洗净,去尾部,入热油锅内,略炒片刻,加入大蒜头少许,食盐调味,加水煮熟,用针挑出螺肉食用。

3.治黄疸:田螺肉100克,茵陈12克,溪黄草30克,田基黄30克,水煎服,每日--2剂。

4.治菌痢:田螺500克,挑出螺肉,晒干,炒焦,水煎服,每次 10克,每日3次。

5.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消渴病:大田螺15个,养于清水中漂去泥,取出螺肉加入米酒半小杯拌和,再放入清水中炖熟饮汤,每日1次。

6.治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车前子30克,红枣 10个,田螺(连壳)1000克。先用清水静养田螺1--2天,经常换水以漂去污泥,斩去田螺笃;红枣(去核)洗净。用纱布另包车前子,与红枣、田螺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饮汤吃螺肉。

[用法用量]炖汤服,视病情适量用。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食。

[成分与药用]

本品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A。具有利水消肿作用。  

营养分析

1. 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

2. 食用田螺对狐臭有显著疗效。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黄疸、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同时适宜糖尿病癌症干燥综合征肥胖症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脂肪肝者食用;

2. 凡屑脾胃虚寒,便溏腹泻之人忌食;因螺性大寒,故风寒感冒期间忌食,女子行经期间及妇人产后忌食,素有胃寒病者忌食。  

食物相克

螺肉不宜与中药蛤蚧西药土霉素素同服;不宜与牛肉羊肉蚕豆猪肉、蛤、面、玉米、冬瓜、香瓜、木耳及糖类同食;吃螺不可饮用冰水,否则会导致腹泻。  

烹饪指导

食用螺类应烧煮10分钟以上,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虫感染,例如广州管圆线虫,一种会侵入大脑的寄生虫。

金菇田螺汤

金菇田螺汤

口味:汤汁鲜美,清淡适口

主要材料:金针菇50克 罐装田螺肉1听 豆腐300克 香葱2棵

调味料:胡椒粉1小匙 精盐1小匙

制作方法:

1、金针菇切除根部后洗净,先用盐水汆烫,然后捞出;豆腐切成条状,香葱洗净切段;

2、锅内加水烧开,倒入半罐田螺肉汤,并放入田螺肉和豆腐同煮;

3、加入金针菇、精盐,煮开后放入香葱,关火,最后撒上胡椒粉即可食用。  

其他相关

南北朝.陶弘景:煮汁疗热,醒酒,止渴。

清.王孟英:多食寒中,脾虚者忌。

《本草经疏》:目病非关 风热者不宜用。

《本经逢原》:多食令人腹痛泄泻

《本草拾遗》:煮食之,利大小便,去腹中结热,目下黄,脚气冲上,小腹结硬,小便赤涩,脚手浮肿。  

田螺的故事

撑船人和田螺

陈 源

从前有一个撑船人,有一日天光,他把船撑到蝴蝶岩下,将锚抛好,走归去。走到田边,看见田当中有一个田螺,爬出壳产仔,产好了,爬来爬去,寻不到田螺壳,撑船人见田螺恁可怜,就把壳拿到田螺嘴边,田螺见是自己的壳,一下钻了进去。

第二日,撑船人撑船走归,又走这田边过,看见稻田里的田螺爬出这样几句话:

蝴蝶岩下勿歇舟, 菜油倒发休洗头。

头谷只捣三升米, 一双苍蝇捧笔头。

撑船人看不出是什么意思,就记在心底他半夜回到屋子,门锁了,老安叫不醒就爬窗门进去。一跳下,“扑”一声,一瓶物事倒在头上。撑船人用手一摸,一闻,嗬,原来是菜油。本想洗洗头再困,后来一想,嗳,田螺的字眼,第二句是“菜油倒发休洗头”,算了,不洗了。老安叫不醒倒在另一头困。

再讲有一个卖肉人,和撑船人的老安不三不四,早就想杀了撑船人,把他的老安夺来。这一日半夜,他带着杀猪刀,轻手轻脚跳进窗门,慢慢拔开蚊帐。房间里暗,认不出那一头困的是撑船人。这头闻一闻,那头闻闻,唔,这头菜同气重,想想这个菜油自的一定是女的,就把另一头的一刀砍下,逃走了。那晓得杀死了女的!

第二日,隔壁晓得这女的死了,都讲一定是撑船人杀的,把他抓去见官。

土话讲:“官有千条理”。不管撑船人怎么叫冤,县官还是判他死罪。提起朱笔要点下,咦,有两只大苍蝇飞来捧住笔头。县官点,点不下;点,点不下。只好停下。笔一停,苍蝇飞到一边了。县官看苍蝇飞走,又拿起笔,正要点,嗨,苍蝇又来了。这样来了去,去了来,总共三次。县官无法点朱笔,他想:苍蝇会捧笔头,看来,这案情定有冤枉。就先把撑船人送进牢,派捕手出外查,专门查被杀互的女人平时和哪些人有来往。

捕手去村里查,听村里人说,这女的跟糠七蛮好。这糠七,是七月初七生的,也有人叫他巧七,是个卖肉的。他卖肉不用秤,一刀落,三两就是三两,一斤就是一斤,很准。

捕手回府的路上,正好碰到一个卖肉人。捕手特地要买肉,一个说买半斤,一个说买一斤。那个卖肉人一起一落“嚓”、“嚓”两刀,秤也不秤,把肉递了来。两个捕手断定:好,他就是糠七,一下把他抓来。

县官升堂审,糠七死也不认。县官令打手上刑。指板挟一上,糠七受不了皮肉苦,就一五一十全招了。

县官令手下的人放出撑船人,把糠七问斩。

撑船人从牢中一放出,正碰到天下大雨。撑船人想,自己坐牢恁长久,船歇在蝴蝶岩下,晓不得怎么样了,赶去看看。

撑船人走到蝴蝶岩下,咦,又想起田螺的字眼:“蝴蝶岩下休歇舟。”想想恁大的雨,蝴蝶岩悬空,还是驶远的好,赶紧把船驶外边。撑船同行觉得奇怪,这老实人,恁下雨打雷天还驶外面,一定是坐牢坐呆了。正想叫他呢,好,一阵雷声过,“轰隆隆”山震地裂,蝴蝶岩塌了。除了他一船,歇在蝴蝶岩下的船统统压沉了。

撑船人在船上细细一想,嗳呀,田螺写的字眼真灵,今日应了“蝴蝶岩下休歇舟”这一句了。那日菜油倒头救了我;还有两句呢,斗谷只捣三升米,剩下不是七升糠,糠七吗?县官判罪,应了两只苍蝇捧笔头。我救田螺一次,田螺救了我三次呢!

讲述者:郑福榜

记录整理者:陈源

1987年5月9日采录于大门乡龙船坑(温州方言)

很久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个小后生因为父母双亡,不得不每天到河里捞些小鱼来当饭吃。有一天他下河去捞鱼,可是捞了一天除了一个田螺他什么也没有捞着。小后生把这个小田螺拿在手里就要放到热水里煮的时候,突然间他觉得这个田螺也很可怜,于是他改变了主意,把它放进水缸里养起来。

第二天小后生又去河里捞鱼,和头天一样,他又什么也没有捞得,当他伤心地回到家的时候,突然惊奇地发现家里不仅灯火辉煌,平时光溜溜的桌子上还摆满了好吃的饭菜!就在小后生纳闷的时候,突然从水缸后面站出一个丽的姑娘,那姑娘笑吟吟地走近小后生,对他说:“谢谢你救了我!我没有好东西回报你,就让我今生为你煮饭吧!”从此田螺和小后生就成了夫妇,恩恩爱爱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食疗价值

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螺或其同属动物的肉。田螺又称田赢、田中螺、黄螺。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获得后,置清水中养之,使除去泥砂,或略煮后去壳取肉漂净用。

[性能]味甘、咸,性凉。能清热止渴,利尿通淋,明目,退黄。

[参考]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B2、D和烟酸、钙、磷、铁等成分。

[用途]用于消渴喜饮水;水肿,小便不利,热淋;目赤热痛;黄疸等。

[用法]煎汤,炒熟,煮食等。

[附方]

1,田螺粥:田螺肉120g,用水略煮后捞起,去壳取肉;糯米100g,用煮田螺的水煮稀粥,待米煮透心后,放入田螺肉一同煮熟食。可加猪脂,食盐少许调味。

源于《圣惠方》。田螺肉能清热止渴,糯米亦“主消渴”,故同用以增强疗效。用于消渴饮水,小便数多。

2,田螺酒:田螺肉100g,捣烂,用黄酒约200ml,微炖后,过滤取汁饮。

源于《寿域神方》。本方取田螺除湿退黄,用黄酒可浸取田螺之汁。用于“酒疸诸黄”。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