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

来自医学百科
山茱萸
Shān Zhū Yú
山茱萸
别名 蜀枣、鼠矢、鸡足、山萸肉、实枣儿、肉枣、枣皮、萸肉、药枣、鬾实、红枣皮
功效作用 补益肝肾,涩精止汗。头晕目眩耳聋自汗腰膝酸软阳痿,遣精,尿频
英文名 Common Macrocarpium Fruit, Fruit of Common Macrocarpium, Fruit of Japanese cornel Dogwood, Fruit of Asiatic Cornelian Cherry
始载于 神农本草经
毒性 无毒
归经 肝经肾经
药性
药味

  

基本信息

【来源】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

性味归经】酸、涩,微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应用】

1. 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配伍

2. 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汗不止,本品又有敛汗作用,可与龙骨牡蛎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固经止血,可用治妇女体虚、月经过多等症,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

【用法用量】煎服,6~12g。  

中草药别名

别名山萸肉,山芋肉,山于肉,杭芋肉,杭萸肉,山萸,山茱萸肉,蜀枣,蜀酸枣,鼠矢,鸡足,实枣儿,肉枣,药枣。寇思,思益,萸肉,净萸肉,于内,枣皮,芋肉。

商品名】杭萸肉:为产于浙江杭州一带者。皮肉厚,色鲜艳,味酸浓,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

山茱萸,又名山萸。为各地所产萸肉的统称。以皮内肥厚、色红油润、酸味浓、干燥无核、洁净者为佳。

处方名】萸肉,芋肉,于肉,山萸肉,生山萸肉,酒山萸,炙山萸,蒸山萸,枣皮等。

生山萸肉为原药剥取果内生用入药者。

处方中写萸肉,芋肉、于肉、山萸肉,枣皮均指蒸山萸肉。蒸山黄肉又名制山萸肉,制山萸、制萸肉,蒸山萸、蒸萸肉。为生山萸肉置笼内蒸至紫褐色再晒干入药者。补肝肾功效增强。  

原植物

学名】: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别名】:蜀枣(《本经》),鼠矢、鸡足(《吴昔本草》),山萸肉(《小儿药证直诀》),实枣儿(《救荒本草》),肉枣(《纲目》),枣皮(《会约医镜》),萸肉(《医学衷中参西录》),药枣(《四川中药志》)。

【英文名】:Medical Dogwood

【科名】:山茱萸科 Cornaceae 、山茱萸属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老枝黑褐色,嫩枝绿色。叶对生,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5-12厘米,宽约7.5厘米,顶端尖,基部浑圆或楔形,表面疏生柔毛,背面毛较密,侧脉6-8对,脉腋有黄褐色短柔毛;叶柄长约1厘米,有平贴毛。伞形花序腋生,先叶开花,有4个小型苞片,卵圆形,褐色,花黄色;花萼4裂,裂片宽三角形;花瓣4,卵形;花盘环状,肉质。核果椭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浙江、安徽有分布;生于山沟、溪旁或较湿润的山坡。

山萸肉花

  

药理研究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山茱萸有强心作用,山茱萸注射液2-8mg/kg静脉注射可改善心功能,增加心肌收缩性和心输出量,提高心脏工作效率。犬注射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血压左心室内压均升高。山茱萸注射液能对抗家兔、大鼠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