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蛇

来自医学百科
The printable version is no longer supported and may have rendering errors. Please update your browser bookmarks and please use the default browser print function instead.
蕲蛇
蕲蛇
别名 大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百步蛇
功效作用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英文名 AGKISTRODON
始载于  
毒性 有毒
归经 肝经
药性
药味

蕲蛇属腹蛇科、腹蛇属,咬人后五步即死。蕲蛇全身黑质白花,吻鳞与鼻间鳞均向背方翘起,又叫白花蛇,褰鼻蛇。头呈三角形,背黑褐色,头腹及喉部白色,间或少数黑褐色斑点,称“念珠斑”。属部侧扁,尾尖一枚鳞片尖长,称角质刺,也叫“佛背甲”。蕲蛇产于蕲春蕲州龙峰山,两湖、三角山一带,喜食蛙、蟾蜍、蜥蝎、鸟、鼠等。成长极慢,现也成为濒危动物。蕲蛇味甘咸、性温,具有祛风湿、散风寒舒筋活络等药效。

  

概述

蕲蛇为蝰科(Viperidae)动物尖吻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蕲蛇味甘咸、性温,具有祛风湿、散风寒、舒筋活络等药效。

蕲蛇最早见于《雷公炮炙论》称白花蛇。《开宝本草》云:“生南地及蜀郡诸山中。”《本草图经》云:“今黔中及蕲州、邓州皆有之。”《本草纲目》云:“花蛇,湖、蜀皆有,今惟以蕲蛇擅名。然蕲地亦不多得,市肆所货,官司所取者,皆自江南兴国州诸山中来。”又曰:“其蛇龙头虎口,黑质白花,胁有二十四个胜纹,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长牙,尾上有一佛指甲。”  

原动物

尖吻蛇 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

属腹蛇科、腹蛇属,咬人后五步即死。蕲蛇全身黑质白花,吻鳞与鼻间鳞均向背方翘起,又叫白花蛇,褰鼻蛇。头呈三角形,背黑褐色,头腹及喉部白色,间或少数黑褐色斑点,称“念珠斑”。属部侧扁,尾尖一枚鳞片尖长,称角质刺,也叫“佛背甲”。蕲蛇产于蕲春蕲州龙峰山,两湖、三角山一带,喜食蛙、蟾蜍、蜥蝎、鸟、鼠等。成长极慢,现也成为濒危动物。  

形貌

尖吻蛇吻端尖而翘向前上方,头呈三角形,与颈部区分明显;头背黑色,

蕲蛇

头侧自吻棱经眼斜至口角以下为黄白色,头、腹及喉亦为白色,体粗壮,尾较短,全长可达1.5米,背面深棕色或棕褐色。背脊有个方形大斑,其边缘浅褐色,

蕲蛇

中央略深,有的方斑不完整;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略呈3纵行,有的若干斑块互相连续,而界限不清;尾腹面白色,散以疏密不等的黑褐色点斑。吻鳞甚高,上部窄长,构成尖吻的腹面;鼻间鳞1对,亦窄长构成尖吻的腹面。头背具对称的而富粒的大鳞;有颊窝;眶前鳞2,眶后鳞1,有1较大的眶下鳞,上唇鳞7。背鳞21(23)~21(23)~17(19)行,除最外1~3行外,余均具结节状强棱.腹鳞157~170;肛鳞完整;尾下鳞52~59,大部分双行,少数为单行;尾后段侧扁,末端一枚鳞片侧扁而尖长。

尖吻蛇Agkistrodonacutus(Guenther)全长120~150cm,大者可达200cm以上。头大,三角形,有长管牙,吻端有鼻间鳞与吻鳞尖出形成一上翘的突起;鼻孔与眼之间有一椭圆形颊窝。背鳞具强棱,21(23)~21(23)~17(19)行。腹鳞157~171。尾下鳞52~60,前段约20枚为单形或杂以个别成对的,尾后段为双形;末端鳞片角质化程度较高,形成一尖出硬物。背面棕黑色,头侧土黄色,二色分明;体背棕褐色或稍带绿色,其上具灰白色大方斑块17~19个,尾部3~5个,此斑由左右两侧大三角斑在背正中合拢形成,偶尔也有交错排列的,斑块边缘色深;腹面乳白色;咽部排列不规则小黑点;腹部中央和两侧有大黑斑。  

采制

[采制]

多在夏、秋两季捕捉,剖开蛇腹,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

蕲蛇

盘状,干燥后拆除竹片。蕲蛇肉:去头,用黄酒润湿后,除去鳞、骨,干燥。酒蕲蛇,取蕲蛇段,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防凉。每蕲蛇100kg,用黄酒20kg。

[药材及产销]

本品为尖吻蛇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

[名称] 尖吻蛇 Agkistrodon acutus (Guenther),蕲蛇,[产地及销售习惯] 全国各地皆产,各地区均自产自销。  

药物性状

本品卷呈圆盘状,盘经17~34cm,体长可达2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

蕲蛇

扁平,吻端向上,习称“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税。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的背中线上相接,习称“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1枚。气腥,味微咸。  

化学成份

干蛇主含蛋白质及脂肪。据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58年分析北京市售品,含

蕲蛇

皂甙0.55%。

现代研究证明蕲蛇含有3种毒蛋白,AaT-Ⅰ、AaT-Ⅱ、AaT-Ⅲ,氨基酸类含量高的由天门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丝氨酸缬氨酸、硫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等,并含透明质酸酶精氨酸脂酶及阻凝剂等。透明质酸酶,去纤维酶,凝结因子cf一1,尖吻蝮蛇出血毒素,抗凝血因子,出血蛋白HP,磷酸酯酶A,磷酸二酯酶,ADP酶,ATP酶,胆碱酯酶,5'-磷酸二酯酶,5'一核苷酸酶,L-氨基酶氧化酶,精氨酸脂酶,蛋白水解酶等;其它:多种氨基酸,骨胶原,脂肪等。  

毒性

蕲蛇头部毒腺中含有多量的出血性毒,少量的神经性毒,微量的溶血成分及促进血液凝固成分,其主要的毒性成分为强烈的出血性毒。

被咬伤中毒后,内脏广泛出血,极为危险。注意:在宰杀时切勿去拣掉在地上的蛇头,应立即扫走。

鉴别

性状鉴别

药材卷曲成圆盘形,头在中央稍向上,盘径17~34cm。头部呈三角形而扁平,鼻尖向上。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形大斑纹24个,其中“∧”形的顶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即24方胜纹),其中部分左右并不相接,而是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块(俗称念珠斑)。尾部渐细,末端呈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一枚。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显露突起,两侧具有多数肋骨。气腥臭,味微咸。

鉴别要点:方胜纹,连珠斑,佛指甲,龙头虎口。

炮制方法

一、净制 去头、鳞(《药典85》)。 蕲蛇肉 (1)去头,用黄酒润透后,除去鳞、骨,干燥(《药典85》)。 (2)取蕲蛇砍去头尾,用黄酒浸润后,置蒸笼内蒸透,除去皮骨,晒干(《河南》)。

二、切制 切成3cm段(《药典85》)。

三、炮炙 酒制 (1)取蕲蛇段,加酒拌匀,焖透,置锅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放凉。每蕲蛇100g,用黄酒20kg(《药典85》)。 (2)取蕲蛇块,入热锅中炒黄,用酒拌匀,再用微火炒干(《集成》)。 (3)取蕲蛇用米酒切透,去鳞皮脊骨、头尾,切四万块,用沙炒酥。每蕲蛇1条,米酒适量(《集成》)。  

功效应用

1.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本品具走窜之性,性温通络,能内走脏腑

蕲蛇

,外达肌表而透骨搜风,以袪内外之风邪,为截风要药,又能通经络,凡风湿痹证无不宜之,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经络不通,麻木拘挛,以及中风口眼喎斜,半身不遂者,常与防风羌活当归配伍,如白花蛇酒(《濒湖集简方》)。

2.小儿惊风破伤风。本品入肝,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风去则惊搐自定,为治抽搐痉挛常用药。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之抽搐痉挛,多与乌梢蛇蜈蚣同用,如定命散(《圣济总录》)。

3.麻风,疥癣。本品能外走肌表而袪风止痒,兼以毒攻毒,故风毒之邪壅于肌肤亦为常用之品。治麻风,每与大黄、蝉蜕皂角刺等相配,如追风散(《秘传大麻风方》);治疥癣,可与荆芥薄荷天麻同用,如驱风膏,(《医垒元戎》)。

此外,本品有毒,能以毒攻毒,可治瘰疬、梅毒、恶疮。  

医学研究

1.药理作用:蕲蛇有镇静、催眠及镇痛作用;注射液有显著降压作用;水提物能激

蕲蛇

活纤溶系统;醇提物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显著增加炭粒廓清率。

2.临床研究:用蛇蝎散(蕲蛇、全蝎、蜈蚣等份,研末)每天3g,治疗坐骨神经痛52例,治愈42例,好转6例(浙江中医杂志,1982,6:273)。

3.不良反应:有蕲蛇制剂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  

名家论述

1.《雷公炮炙论》:“治风。引药至于有风疾处。”

2.《开宝本草》:“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喎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瘙痒,脚弱不能久立。”

3. 《本草纲目》:“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