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医学百科
第4行: 第4行:
  
 
'''性别''':男
 
'''性别''':男
 +
 +
'''籍贯''':中国
  
'''籍贯'''
+
'''职称''':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职称''':
+
'''就职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就职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所在科室''':乳腺肿瘤中心
 +
 
 +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南院-乳腺外科),周四上午(院本部-乳腺专科)(具体以当天公示为准)<ref>[http://www.syshospital.com/u/02494 刘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ref>
 +
 
 +
'''擅长''':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
== 人物简介 ==
 +
 
 +
刘强,男,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主任、普通外科主任。
 +
 
 +
== 专业特长 ==
 +
 
 +
长期从事肿瘤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对乳腺肿瘤的发生,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有深入的研究。
 +
 
 +
== 教育及执业经历 ==
 +
 
 +
1996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博士。
 +
 
 +
2000-2004年获新加坡全额奖学金资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外科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
 +
 
 +
2004-2006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肿瘤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
 +
 
 +
2006-200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
  
'''所在科室''':[[乳腺]][[肿瘤]]医学部(乳腺外科)
+
2008-2011年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及Brigham and Women医院肿瘤科任讲师(Instructor in Medicine)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下午(具体以当天公示为准)<ref>[http://www.syshospital.com/u/02494 刘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ref>
+
2011年以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人才引进回国。
  
== 简介 ==
+
长期从事临床工作。
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乳腺]][[肿瘤]]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主任、普通外科主任。1996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获外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湘雅医院任普外科医生。2000至2004年获新加坡全额奖学金资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外科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肿瘤]]研究所及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2008年晋升为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及Brigham and Women医院[[肿瘤]]科讲师(Instructor in Medicine)。2011年以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人才引进回国。
 
  
长期从事[[肿瘤]]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对[[乳腺]][[肿瘤]]的发生,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先后在国际著名[[肿瘤]]学术期刊《Carcinogenesis》,《Cancer Research》及《Cancer Cell》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并参与两本英文[[肿瘤]]学术专著的写作。多次在国际[[肿瘤]]学术会议上做大会发言及报告。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专业分会会员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并应邀担任《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GUT》等SCI杂志的审稿人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评审专家。研究课题以高分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R01资助,并主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一项,研究[[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机制。
+
== 科研工作 ==
  
== 特长 ==
+
1.主要研究方向:乳腺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学习工作经历 ==
+
2.研究课题以高分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R01资助,并主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一项,研究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机制。
1996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 博士
 
  
== 国外学习经历 ==
+
主要研究课题:
2000-2004年获新加坡全额奖学金资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外科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
 
  
2004-2006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肿瘤]]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
+
1)Cyclin D1-C/EBPβ信号通道在乳腺癌变中的靶细胞及其与Tamoxifen耐药的关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178/H1622。
  
2006-200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
+
2)Cyclin D1 function in tumorigenesis and differentiation,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1R01CA138944-01A1
  
2008-2011年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及Brigham and Women医院[[肿瘤]]科任讲师(Instructor in Medicine)
+
3.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曾参与哈佛/麻省理工乳腺癌研究协作组,与世界著名肿瘤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Robert Weinberg(Her2基因的发现者),David Livingston(BRCA1/2的领先研究者之一)等教授一起进行乳腺癌的研究。
  
== 获奖情况 ==
 
1.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外科博士生全额奖学金(2000年1月-2004年1月)
 
  
2.2000年度香港大学医学院外科Ivy Wu夫人奖学金(因同时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外科奖学金而主动放弃)
+
== 参编专著 ==
  
== 学会、杂志兼职 ==
+
两本英文肿瘤学术专著的写作:
中华医学会外科专业分会会员
 
  
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
+
1.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Breast Cancer - Focusing Tumor Microenvironment, Stem cells and Metastasis, Mehmet Gunduz and Esra Gunduz (Ed.), ISBN: 978-953-307-766-6, InTech.
  
《GUT》特邀审稿人
+
2.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Recent advances in caner research and therapy, Elsevier INSIGHTS.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特邀审稿人
+
== 主要论文 ==
  
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
+
论文总数:16
  
== 临床工作 ==
+
先后在国际著名肿瘤学术期刊《Carcinogenesis》,《Cancer Research》及《Cancer Cell》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教学工作 ==
+
1.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CCL18通过PITPNM3促进乳腺癌的转移。CCL18 from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promot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via PITPNM3. Cancer Cell. 2011, 19(4):541-555.
在学硕士生人数:1
 
  
== 荣誉 ==
+
2.肿瘤起源细胞的标志物能预测乳腺癌的耐药。Markers of tumor-initiating cells predict chemo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PLoS One. 2010, 5(12):e15630
2011年中山大学百人计划
 
  
== 科研工作 ==
+
3.小分子RNA Mir-30的减少维持了乳腺癌起源细胞的自我更新并且抑制其凋亡。Mir-30 reduction maintains self-renewal and inhibits apoptosis in breast tumor-initiating cells. Oncogene. 2010, 29(29):4194-4204
=== 1.主要研究方向 ===:[[乳腺]][[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2.主要研究课题 ===:
+
== 学术任职 ==
1)Cyclin D1-C/EBPβ信号通道在[[乳腺癌]]变中的靶细胞及其与Tamoxifen耐药的关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178/H1622。
 
  
2)Cyclin D1 function in tumorigenesis and differentiation,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1R01CA138944-01A1
+
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专业分会会员、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GUT》特邀审稿人、《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特邀审稿人、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
  
3.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曾参与哈佛/麻省理工[[乳腺癌]]研究协作组,与世界著名[[肿瘤]]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Robert Weinberg(Her2基因的发现者),David Livingston(BRCA1/2的领先研究者之一)等教授一起进行[[乳腺癌]]的研究。
+
荣誉与获奖
  
== 著作、论文、成果 ==
+
1.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外科博士生全额奖学金(2000年1月-2004年1月)。
荣誉:爱德华尤得爵士纪念基金会赞助出席2003年免疫学及[[肿瘤]]生物学国际研究生会议及大会演讲。
 
  
== 专著总数 ==:2
+
2.2000年度香港大学医学院外科Ivy Wu夫人奖学金(因同时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外科奖学金而主动放弃)。
1.[[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Breast Cancer - Focusing Tumor Microenvironment, Stem cells and Metastasis, Mehmet Gunduz and Esra Gunduz (Ed.), ISBN: 978-953-307-766-6, InTech.
 
  
2.[[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Recent advances in caner research and therapy, Elsevier INSIGHTS.
+
3.爱德华尤得爵士纪念基金会赞助出席2003年免疫学及肿瘤生物学国际研究生会议及大会演讲。
  
== 论文总数 ==:16
+
4.2011年中山大学百人计划。
1.[[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CCL18通过PITPNM3促进[[乳腺癌]]的转移。CCL18 from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promot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via PITPNM3. Cancer Cell. 2011, 19(4):541-555.
 
  
2.[[肿瘤]]起源细胞的标志物能预测[[乳腺癌]]的耐药。Markers of tumor-initiating cells predict chemo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PLoS One. 2010, 5(12):e15630
+
== 相关链接 ==
  
3.小分子RNA Mir-30的减少维持了[[乳腺癌]]起源细胞的自我更新并且抑制其凋亡。Mir-30 reduction maintains self-renewal and inhibits apoptosis in breast tumor-initiating cells. Oncogene. 2010, 29(29):4194-4204
+
[http://www.syshospital.com/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 参考资料 ==
 
== 参考资料 ==
 
{{Reflist}}
 
{{Reflist}}
  
[[分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分类:乳腺肿瘤医学部]][[分类:乳腺癌]][[分类:研究员]]
+
[[分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分类:乳腺外科]][[分类:乳腺癌]][[分类:主任医师]][[分类:肿瘤]][[分类:医生]][[分类:博士生导师]]

2017年11月27日 (一) 23:09的版本

刘强

姓名:刘强

性别:男

籍贯:中国

职称: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就职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所在科室:乳腺肿瘤中心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南院-乳腺外科),周四上午(院本部-乳腺专科)(具体以当天公示为准)[1]

擅长: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人物简介

刘强,男,医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就职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医学部。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乳腺外科主任、普通外科主任。

专业特长

长期从事肿瘤外科临床及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乳腺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对乳腺肿瘤的发生,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有深入的研究。

教育及执业经历

1996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博士。

2000-2004年获新加坡全额奖学金资助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外科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

2004-2006年新加坡国立大学肿瘤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

2006-200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

2008-2011年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及Brigham and Women医院肿瘤科任讲师(Instructor in Medicine)。

2011年以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人才引进回国。

长期从事临床工作。

科研工作

1.主要研究方向:乳腺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2.研究课题以高分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R01资助,并主持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一项,研究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机制。

主要研究课题:

1)Cyclin D1-C/EBPβ信号通道在乳腺癌变中的靶细胞及其与Tamoxifen耐药的关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178/H1622。

2)Cyclin D1 function in tumorigenesis and differentiation,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1R01CA138944-01A1

3.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曾参与哈佛/麻省理工乳腺癌研究协作组,与世界著名肿瘤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Robert Weinberg(Her2基因的发现者),David Livingston(BRCA1/2的领先研究者之一)等教授一起进行乳腺癌的研究。


参编专著

两本英文肿瘤学术专著的写作:

1.乳腺癌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Breast Cancer - Focusing Tumor Microenvironment, Stem cells and Metastasis, Mehmet Gunduz and Esra Gunduz (Ed.), ISBN: 978-953-307-766-6, InTech.

2.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Recent advances in caner research and therapy, Elsevier INSIGHTS.

主要论文

论文总数:16

先后在国际著名肿瘤学术期刊《Carcinogenesis》,《Cancer Research》及《Cancer Cell》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十余篇。

1.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CCL18通过PITPNM3促进乳腺癌的转移。CCL18 from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promotes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via PITPNM3. Cancer Cell. 2011, 19(4):541-555.

2.肿瘤起源细胞的标志物能预测乳腺癌的耐药。Markers of tumor-initiating cells predict chemoresistance in breast cancer. PLoS One. 2010, 5(12):e15630

3.小分子RNA Mir-30的减少维持了乳腺癌起源细胞的自我更新并且抑制其凋亡。Mir-30 reduction maintains self-renewal and inhibits apoptosis in breast tumor-initiating cells. Oncogene. 2010, 29(29):4194-4204

学术任职

现任中华医学会外科专业分会会员、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GUT》特邀审稿人、《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特邀审稿人、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专家。

荣誉与获奖

1.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外科博士生全额奖学金(2000年1月-2004年1月)。

2.2000年度香港大学医学院外科Ivy Wu夫人奖学金(因同时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外科奖学金而主动放弃)。

3.爱德华尤得爵士纪念基金会赞助出席2003年免疫学及肿瘤生物学国际研究生会议及大会演讲。

4.2011年中山大学百人计划。

相关链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