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外科/耳源性面瘫

来自医学百科
112.247.109.102讨论2014年1月26日 (日) 13:01的版本 (以“{{Hierarchy header}} 耳源性面瘫(otogenic facial parlysis)多由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炎症侵袭引起面神经水肿,...”为内容创建页面)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耳源性面瘫(otogenic facial parlysis)多由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炎症侵袭引起面神经水肿,或胆脂瘤中耳炎胆脂瘤破坏面神经骨管,直接压迫、损伤面神经所致。其他,乳突手术损伤、中耳结核中耳肿瘤亦可发生面瘫。耳源性面瘫多为单侧性、周围性。面瘫时,患侧面部运动障碍,致不能提额、皱眉,眼睑不能闭合,口歪向健侧,患侧口角下垂,鼻唇沟不显,不能作鼓腮及吹口哨,饮水时外漏,日久可面部肌肉萎缩。面神经电图及肌电图检查可了解面神经变性、病损程度。X线乳突摄片可见乳突骨质破坏

【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面瘫,为神经炎性水肿所致,一般经保守治疗,多能恢复,常用消炎药物、激素神经营养药物,血管扩张药,配合理疗,如属胆脂瘤或骨质破坏所引起者,应立即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变,并进行面神经探查、减压术或面神经移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