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渗透压”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医学百科
(以“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b>血浆晶体渗透压是</b>生理学和心血管医学名词,指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主要是氯化钠、...”为内容创建页面)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1个中间版本)
第2行: 第2行:
  
 
<b>[[血浆]][[晶体渗透压]]是</b>生理学和[[心血管]]医学名词,指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其次是是[[碳酸氢钠]]、[[葡萄糖]]、[[尿素]]、[[氨基酸]]等)形成的[[渗透压]]力。[[晶体]]物质比较容易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液]]与[[组织液]]之间r的渗透压[[力基]]本相等。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子的正常交换和分布、电解质的平衡及保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b>[[血浆]][[晶体渗透压]]是</b>生理学和[[心血管]]医学名词,指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其次是是[[碳酸氢钠]]、[[葡萄糖]]、[[尿素]]、[[氨基酸]]等)形成的[[渗透压]]力。[[晶体]]物质比较容易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液]]与[[组织液]]之间r的渗透压[[力基]]本相等。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子的正常交换和分布、电解质的平衡及保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
 +
 +
 +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对比
 +
 +
 +
{| class="wikitable"
 +
|-
 +
!  !! 晶体渗透压 !! 胶体渗透压
 +
|-
 +
| 正常值 || 298.7 || 1.3
 +
|-
 +
| 特点 || 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 || 构成血浆渗透压的次要部分
 +
|-
 +
| 产生原因 || 80%来自Na、CL || 来自于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
 +
|-
 +
| 作用 || 对细胞内外水平衡起重要作用 || 对血管内外水平衡起重要作用
 +
|-
 +
|}
 +
 +
  
 
与之相对的是血浆[[胶体渗透压]]。后者主要由血浆内的[[蛋白质]]产生,在血液中的比例较小。
 
与之相对的是血浆[[胶体渗透压]]。后者主要由血浆内的[[蛋白质]]产生,在血液中的比例较小。
  
 
[[分类:生物学]][[分类:细胞]][[分类:生理学]]
 
[[分类:生物学]][[分类:细胞]][[分类:生理学]]

2015年4月4日 (六) 17:05的最新版本

Crystal Osmotic Pressure

血浆晶体渗透压生理学和心血管医学名词,指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主要是氯化钠、其次是是碳酸氢钠葡萄糖尿素氨基酸等)形成的渗透压力。晶体物质比较容易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液组织液之间r的渗透压力基本相等。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子的正常交换和分布、电解质的平衡及保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对比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正常值 298.7 1.3
特点 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部分 构成血浆渗透压的次要部分
产生原因 80%来自Na、CL 来自于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
作用 对细胞内外水平衡起重要作用 对血管内外水平衡起重要作用


与之相对的是血浆胶体渗透压。后者主要由血浆内的蛋白质产生,在血液中的比例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