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IK

来自医学百科

DC-CIK细胞,即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s,CIK)细胞共培养联合治疗肿瘤,是疗效较好的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方法,为预防肿瘤复发、消除患者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目前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

DC功能和抗肿瘤机制

DC 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表面具有丰富的有助于抗原呈递的分子。

DC 主要通过以下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①诱导产生大量效应 T 细胞。②趋化效应 T细胞迁移至肿瘤部位。③维持效应 T 细胞在肿瘤部位的长期存在。④分泌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IL)12、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L-1β、肿瘤坏死因子 α 等细胞因子。⑤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CIK抗肿瘤作用机制

CIK 是将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 如抗 CD3Mc Ab、IL-2、干扰素γ、IL-1α 等) 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对肿瘤细胞有高度杀伤能力且具有不同细胞表型的异质细胞。

CIK 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发挥杀瘤溶瘤作用: ①CIK 细胞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CIK细胞通过释放颗粒酶/穿孔素等毒性颗粒,导致肿瘤细胞的裂解。②CIK细胞释放的大量细胞因子( 如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IL-2等) 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还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反应性间接杀伤肿瘤细胞。③ CIK 细 胞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CIK 细胞表达 Fas L ( Ⅱ型跨膜糖蛋白) ,通过与肿瘤细胞膜表达的 Fas( Ⅰ型跨膜糖蛋白) 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随着对 CIK 的深入研究,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将其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

DC-CIK 的协同抗肿瘤作用

DC-CIK细胞抗肿瘤治疗的特点包括:①DC 刺激 CIK 细胞后,其抗肿瘤活性显著增高。②DC 与 CIK 细胞共培养时,DC 成熟表面标志 CD86、CD80、CD40、人类白细胞抗原表达增加,细胞上清 IL-12、干扰素 γ 分泌量明显增多,增加 DC 和共刺激分子呈递抗原的特异性。③DC 细胞激活 CIK 细胞增殖,从而得到大量高效的免疫细胞。④DC 与 CIK 细胞共培养可降低CIK细胞群中免疫抑制 T 细胞( Treg 即 CD4+CD25+细胞)的数量及其分泌的 IL-10,削弱 Treg 对抗肿瘤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

DC 与 CIK 共培养后,提高了细胞的增殖速度和杀伤活性,且使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具特异性,能够杀伤清除不能用手术切除的极微小瘤灶或体内散存的肿瘤细胞,起到延缓或阻止肿瘤转移或复发的作用。这种生物免疫疗法具有符合生理、低毒和高效的特点,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和生命力,是未来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目前用共培养免疫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病例较少,确切疗效需进一步评价。

进展

CIK或者DC-CIK疗法此前在美国已经历了多年研究,但是相关临床试验在美国基本全部宣告失败,没有得到上市许可。唯一例外的是,美国FDA于2008年批准Dendreon公司的产品Provenge(一项DC治疗技术)应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然而由于价格昂贵、疗效欠佳等原因,Provenge的市场表现并未达到预期,最终导致Dendreon破产。目前,在美国鲜有DC-CIK用于癌症治疗的临床试验,我国是这个技术研究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