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

来自医学百科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目前全国有高血压1.6亿,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然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分别为30.2%、24.7%和6.1%,仍处于较低水平。高血压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和眼底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还常常伴有糖尿病等慢性疾患。因此,努力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和世界高血压流行现状

发达国家高血压的演变历程

在发达国家,高血压及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随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1期 又称瘟疫期。在工业化发展之前,生产、生活水平不高,人群中的主要问题是传染病饥荒营养缺乏,心血管病仅占5%-10%,主要为风湿性心脏病

第2期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传染病认识的深入和治疗的改进,上述疾病发病率下降。人口平均年龄增长,饮食结构改变,盐摄入量增高,以致高血压、高血压性心脏损害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增加。因高血压病未能有效控制,人群中10%-30%死于上述心血管病,如目前的非洲、北亚和部分南美地区。

第3期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个人收入增加,生活逐渐富裕,食物中脂肪和热量增加,交通发达,体力活动减少,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提早出现于55-60岁的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占35%-65%,人群平均寿命下降,如东欧。

第4期 由于认识到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是公共卫生问题,号召全社会防治其危险因素,随着医疗技术和药品不断进步,动脉粥样硬化的死亡降至50%以下,且多发生于65岁以上人群,如目前北美、西欧和澳、新等地区和国家正处于此一阶段。  

发展中国家面临心血管病大流行

多数发展中国家亦基本上按上述四阶段发展。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人口迅速增长和老龄化使出生率与平均寿命同步增长,加之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收入增加,足以购买各种食物,但平衡膳食,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知识不够普及,摄食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过多,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紧张,吸烟、饮酒无节制,遂使心血管病成为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主要死亡原因。预测心血管病将在亚洲、拉美、中东和非洲的某些地区大规模流行。印度1990年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因的29%,据预测至2020年将升至57%。中国将由58%升至2020年的79%,其中心血管病占首位。20年后,心血管病将在发展中国家流行,其中主要是脑卒中和冠心病。  

我国高血压现状

在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2004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现患病人数为1.6亿,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0.2%、24.7%和6.1%。这些数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有北方高于南方、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另外我国农村高血压发病率正在快速上升,“城乡差别”明显减少;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趋势,年轻人群比老年人更明显。35岁至44岁人群高血压患病增长率男性为74%,女性为62%。

总体来讲,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正在快速增加。我国成年人中估计的高血压人数已经从1960年的3000万增加到1980年的5900万,而后又增加到1991年的9400万,而现在是1.6亿,每年增高血压患者600多万,另有150万人死于由高血压引起的中风。由此可见,我国的卫生保健教育及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任重道远。  

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1、性别与年龄

女性在更年期以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甚至高于男性。

2、不良生活习惯

大量调查结果表明饮食结构对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脂肪的摄入,均可使血压升高。另有研究表明有经常熬夜习惯的人易患高血压病,甚至发生中风,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时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压比例低。

3、工作压力过重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随之,人体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中,体内的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它们会引起血管的收缩,血压的升高,心脏负荷加重。

4、性格

性格与血压也密切相关,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使血管收缩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便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将会导致血压升高。

5、遗传

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高血压与遗传因素有关。如父母均患高血压,其子女的高血压发生率可达46%;父母中一人患高血压,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血压正常,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

6、超重或肥胖

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

7、吸烟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压升高。据测:吸两支烟10分钟后由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而使心跳加快,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吸烟者易患恶性高血压,而且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

8、饮酒

过量饮酒量与血压之间存在剂量—反应的关系,随着饮酒量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逐渐升高。过度饮酒还有导致中风的危险。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30mg(约1两白酒),女性应不超过20mg。   

高血压健康生活指南

限盐

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即人群中盐摄入越多血压水平就越高。日均摄盐量每增加1克,平均高压上升2mmHg,低压上升1.7mmHg。日本北部摄盐量每人天30克,结果高血压、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被称为“高血压王国”和“脑卒中王国”。相反牙买加某岛每天摄盐小于2克,则无高血压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天摄盐量不得超过6克,这里的6克不仅指食盐,还包括味精、酱油等含盐调料和食品中的盐量。平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限盐勺”来帮助我们控制摄盐量,没有“限盐勺”也不要紧,我们可以参考一啤酒瓶盖的盐量大概是2克的办法控盐,还可以采用在原来用盐量的基础上减少1/3-1/2的办法。  

控制体重

身体质量指数(BMI)的计算方法为: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

BMI≥25 为超重,BMI≥27为肥胖。

身高(厘米)超重(公斤)肥胖(公斤)
150>54>63
155>57.7>67.3
160>61.4>71.7
165>65.3>76.2
170>69.4>80.9
175>73.5>85.8
180>77.8>90.7

(表)不同身高时超重和肥胖的标准  

忌口

摄入食品的“宜”与“忌”

1)碳水化合物

适宜——米饭、粥、面食类、芋类、软豆类

应忌——番薯(产生腹气的食品)、干豆类、味浓的饼干类

2)蛋白质

适宜——脂肪少的食品(嫩牛肉、猪瘦肉、鱼)、蛋、牛奶和牛奶制品(鲜奶油、酵母乳、冰淇淋、乳酪)、大豆制品(豆腐、黄豆粉、豆腐丝等)。

应忌——脂肪多的食品(牛、猪的五花肉、排骨肉、无鳞鱼等)、肉类加工品(香肠等)。

3)脂肪类

适宜——植物油、少量奶油、沙拉酱。

应忌——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渍沙丁鱼

维生素、矿物质

适宜——蔬菜类(菠菜、白菜、胡萝卜、番茄、百合根、南瓜茄子黄瓜等),水果类(苹果、桃、橘子、梨、葡萄西瓜等),海藻类、菌类。

应忌——纤维硬的蔬菜(竹笋、玉米)、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如芥菜、葱、香菜类)。

其他食品

适宜——淡红茶、酵母乳饮料。

应忌——香辛料(辣椒、芥末、咖喱粉)、酒类饮料、咖啡、浓红茶、碳酸饮料、盐渍食品(咸菜类、咸鱼子、腥鱼子、糖酱油煮的菜、酱菜类)。  

戒烟限酒

吸烟会导致高血压。研究证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分,收缩压增加10-25mmhg。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烟碱)会兴奋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同时也促使肾上腺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尼古丁还会刺激血管内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

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于吸烟者血液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可提高心血管系统性能,使血管的舒缩运动趋向正常化,并可降低血糖血脂浓度。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最理想的运动方式是步行。 

运动对高血压的重要性:有句话说:“年轻时,用健康换取金钱,年老时,用运动换取健康。”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强肌肉骨骼关节僵硬的发生。运动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续运动的习惯:最好是做到有氧运动,才会有帮助。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降低血压,如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都是有氧运动。  

高血压患者如何运动

适宜的运动

有氧代谢运动(aerobics)是通向全面心身健康(Total Wellbeing)的桥梁。竞争性或使用爆发力的运动,如举重,会使血压升高,而轻、中度以锻炼耐力为目标的有氧代谢运动不但不会升血压,反而有利于血压下降。这些运动首推快步走路,也可选择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扭秧歌、跳健身舞、跳绳、爬山等。  

适宜运动量

坚持三、五、七。三指3公里, 30分钟以上,一次走完最好,两三次走完也可以;五指每周运动五次左右,如能每天都运动就是有规律的健身运动,最为理想;七指运动剂量达到中等量运动,中等量运动是指运动中的心率达到(170-年龄)次/分。比如,65岁运动时的心率=170-65=105次/分。运动前做准备活动,运动结束后用10分钟放松。运动刚结束时计数的脉率(等于心率)比运动中的心率慢10%。运动结束即刻计数15秒内的脉搏跳动数乘以4为每分钟的脉率或心率,加上该数的10%即为运动中的心率。例如,运动结束即刻15秒内脉率为30,30×4=120,120+120×10%=120+12=132次/分。  

进行运动的注意事项

① 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

② 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

③ 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

④ 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

⑤ 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运动的禁忌

① 生病或不舒服时应停止运动

饥饿时或饭后一小时不宜做运动

③ 运动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运动程序的步骤

④ 运动中有任何不适现象,应即停止  

高血压人群自我管理

①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

②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信心、决心、恒心,只有这样做才能防止或推迟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③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及现病情加予调整,防止血压反跳

④4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

⑤随服用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⑥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⑦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的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高血压人群干预的意义

可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高血压既是独立的疾病又是脑卒中、冠心病、肾功能衰竭和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由于慢病的很多危险因素都是相同的,如吸烟、饮食不合理、缺乏体力劳动、精神过度紧张等,所以干预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可同时降低糖尿病、肿瘤等其他慢性病的危险。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平均每下降3mmHg,脑卒中的危险将下降32%,冠心病的危险将下降19%。另外,各国的实践也证实高血压的人群干预是有效的。芬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西欧等国都成功地开展了高血压人群干预,美国10年间冠心病死亡率下降了35%,脑血管病死亡率下降了48%。而我国7城市的干预成果是脑卒中发病率下降了50%,死亡率下降了45%。因此控制高血压是有效的一级预防措施。  

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负担

据报道,美国每年在高血压一项疾病上的损失为2900万个劳动日和20亿美元。而我国的有关调查表明若使舒张压平均每下降3mmHg,每年就可减少48.7万的脑卒中和14.4万的冠心病病例,按每一例溶栓治疗花费7000~8000元计算,仅一年就可为国家节约几十乃至上百亿的医疗费用,这样不仅节约了医疗资源,而且也减轻了社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