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囊丝虫病

来自医学百科

阴囊丝虫病泌尿生殖系丝虫病的早期病变,主要病变为血丝虫成虫或其虫尸聚集于精索附睾淋巴管或微小静脉内,造成局部炎症纤维增殖,或由于虫尸毒素引起组织水肿感染等。

阴囊丝虫病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男性生殖系统丝虫病多是由班氏丝虫引起的早期或晚期的男性生殖系淋巴管损害引起的疾患。阴囊丝虫病系因丝虫寄居于腹股沟区阴囊精索淋巴管和淋巴结所致。

(二)发病机制

丝虫成虫寄生淋巴系统内,引起机械性损伤和过敏性炎症反应,造成乳糜池、腰肠总干附近淋巴管、中心部位的淋巴管、淋巴干的管壁,尤其瓣膜损坏失效,引起淋巴管迂曲扩张、瓣膜闭锁不全。乳糜淋巴液流动迟滞、潴留,管内压力增加,液体向远心管道内反流坠积,长期下去造成远端更大范围的淋巴瓣膜相对性闭锁不全和淋巴管曲张

感染丝虫后有半数患者不出现症状而血中有微丝蚴,成为“无症状感染者”。马来丝虫主要寄生在浅表淋巴系统,可造成四肢淋巴结或淋巴管炎下肢淋巴水肿或橡皮肿,一般无泌尿生殖系损害。班氏丝虫除寄生于四肢淋巴系统外,还能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如腹腔和精索附近的淋巴组织,故深部症状如乳糜尿以及精索、附睾睾丸、阴囊等的炎症结节较多见。

阴囊丝虫病的症状

1.病史 丝虫病区居住史,有丝虫病史。

2.临床表现

(1)急性精索炎:可引起局部剧痛,放射至下腹及腰部;或较轻微,仅为钝痛、牵拉感。体检可见精索肿胀、变硬、弥漫性增粗、肥厚,可触及结节,结节与输精管无关连,多位于精索下端及附睾尾部。可有轻度发热

(2)精索淋巴管炎:常见于反复发作精索炎之后,精索粗厚、迂曲、扩张,呈串珠状,或集束呈粗厚条索状。活动及立位时加重,休息及卧位时减轻。偶有淋巴管扩张囊肿状,内为白色或淡黄色混浊液体,质地柔软。

(3)鞘膜积液及鞘膜乳糜肿:为丝虫病常见的并发症。初时积液较少,因睾丸炎附睾炎反复发作致液量增加,可达数百毫升,可使阴茎缩入阴囊内。积液早期呈草黄色,清晰透明;晚期鞘膜的淋巴管曲张破裂,乳糜倾入鞘膜囊内称为鞘膜乳糜肿。积液呈乳白色,常可查到微丝蚴。晚期鞘膜肥厚,产生纤维化斑块,睾丸受压而萎缩。透光试验早期为阳性,晚期鞘膜壁肥厚伴乳糜时可为阴性。

3.试验性治疗应用乙胺嗪卡巴胂治疗后,常在精索、附睾部位出现新的肉芽肿性结节,一般原有的肉芽结节不能消退。

依据流行地区,个人感染发病史,其他丝虫病体征,血中微丝蚴阳性等,不难作出诊断,但应与非丝虫并发症如假性橡皮肿(pseudo-elephantiasis)或败血病性橡皮肿(elephantiasis nostra)相鉴别。此种橡皮肿常因阴囊淋巴系统的慢性链球菌感染,致淋巴管阻塞,结缔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所致。另如癌肿播散、梅毒等性病亦可引起橡皮肿样改变。

阴囊丝虫病的诊断

阴囊丝虫病的检查化验

1.血液检查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夜间抽静脉血可查见微丝蚴。

2.鞘膜积液中查见微丝蚴,精索附睾结节活检可证实丝虫病,在其剖面可挑出丝虫成虫。

阴囊丝虫病的鉴别诊断

1.急性附睾、睾丸炎 主要表现为睾丸疼痛阴囊肿胀症状,可放射至下腹部及腰部,有牵拉感。体格检查睾丸附睾肿大,质硬,触痛明显。但病人无丝虫感染史,多在劳累后发生,常有尿道内使用器械和留置导尿病史,且伴有发热寒战全身症状阴囊虽有肿胀,但无皮肤粗糙增厚、皲裂继发感染表现。血常规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抗生素治疗有效。

2.睾丸鞘膜积液 也表现为阴囊肿大伴囊性感,透光试验阳性,酷似阴囊内丝虫病的鞘膜乳糜积液。但病人无丝虫感染史,多无附睾炎精索炎及发热症状,鞘膜囊穿刺液清亮。而鞘膜乳糜积液透光试验早期虽呈阳性,但晚期呈阴性,鞘膜囊穿刺液呈乳糜状或呈浑浊的琥珀色,少数积液中可查到微丝蚴。

阴囊丝虫病的并发症

本病常并发附睾炎,偶有睾丸炎

阴囊丝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丝虫病在于防蚊灭蚊,消灭传染源,在流行疫区普治残存的微丝血症患者。

阴囊丝虫病的西医治疗

(一)治疗

1.适当休息,行走时使用阴囊托。

2.血中查到微丝蚴者,可给予抗丝虫药物治疗。

3.严重的精索淋巴管曲张者可手术切除。反复发作的急性精索附睾炎结节也可行手术切除。

4.鞘膜乳糜积液者可行鞘膜切除或翻转术。

(二)预后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