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蒿枝

来自医学百科
红蒿枝
Hónɡ Hāo Zhī
别名 小红蒿
功效作用 清利湿热解毒利咽凉血止血。主湿热泻痢小便淋痛;咽喉肿痛吐血衄血
英文名 all-grass of Purple Cyathocline
始载于 红河中草药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中药大辞典》:红蒿枝

【出处】 《红河中草药

【拼音名】 Hónɡ Hāo Zhī

【别名】 小红蒿(《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菊科植物杯菊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具香气。茎紫红色,上部被白色柔毛。单叶互生,羽状深裂,裂片呈互生状分离,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深裂,并具重锯齿,两面被毛。头状花序小,排列成圆锥状顶生;总苞半球形,苞片2~3列;花紫红色,熟后黄色,缘花雌性,丝状,2齿裂;盘花两性,5裂。瘦果细小,长椭圆形,平滑。种子无冠毛。

【生境分布】 生于田边,沟边潮湿处。分布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苦,凉。"

【功效与作用】 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治急性胃肠炎,痧症,膀胱炎尿道炎咽喉炎口腔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②《红河中草药》:"清热解毒,截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4两。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附方】 ①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咽峡炎肺炎,术后感染:干红蒿枝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防治流感:干红蒿枝三钱,白茅根二钱。水煎服。

③防治疟疾:干红蒿枝三至五钱。水煎服,或煮大锅药服。(①方以下出《红河中草药》)

④治吐血,鼻衄:小红蒿、地管子。水煎服。(《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红蒿枝

【出处】 出自《红河中草药》。

【拼音名】 Hónɡ Hāo Zhī

【英文名】 all-grass of Purple Cyathocline

【别名】 小红蒿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杯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athocline purpurea (Buch.-Ham.ex D. Don) O.Kuntze [ Tancetum purpurem Buch.-Ham.ex D.Do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杯菊 一年生草本,高10-50cm,有香气。茎直立,带紫红色,自基部分枝,全株被粘质长柔毛,枝端或花序下有较密的长柔毛。单叶互生;无叶柄;叶片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长2.5-12cm,二回羽状分裂,羽裂片稀疏或密集,羽轴上常有大小不等的栉齿,基部一对裂片扩大,耳状,抱茎,两面均被毛。头状花序小,多数或少数在分枝顶端排列成短圆锥状伞房状;总苞半球形,直径径约2mm;苞片2层,边缘膜质;花托杯状,裸露;外围有多层结实雌花,花冠线形,红紫色,先端2齿裂;盘花两性,通常不结实,花冠无冠毛。花、果期近全年。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田边、路旁及沟边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 含桉叶内酯(eudesmanolide),异狭叶依瓦菊素(isoivangustin),6α-羟基-(14),10(15)-愈创木二烯-8α,12-mw sgxj[6α-hydroxy-4(14),10(15)-α-hydroxy-4(14),10(15)-gua-ianolide][2]。

【药理作用】 红蒿枝挥发油有驱绦虫钩虫的作用[1]。

【性味】 味苦;性凉

【功效与作用】 清利湿热解毒利咽凉血止血。主湿热泻痢小便淋痛;咽喉肿痛;吐血;衄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 1.《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炎止血,除湿利尿。治急性胃肠炎,痧症,膀胱炎,尿道炎,咽喉炎,口腔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2.《红河中草药》:清热解毒,截疟。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