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炭疽

来自医学百科

眼睑细菌性感染属于祖国医学的“眼”、“眼睑疮疡”、“胞肿如桃”、“火胀大头”、“覆杯”等范畴。

西医病名定义:眼睑炭疽炭疽杆菌感染所致。由患病的牲畜接触所引起,故本病患者多为畜牧、屠宰场及制革厂等工作者。

眼睑炭疽的病因

本病属胞睑疾病,胞睑内应脾胃,故本病的形成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凡风热毒邪外袭,恣食高粱厚味,致使肺脾壅热,上攻胞睑;或心火炽盛,复感疫毒,内陷营血,火毒上逆,犯目,燔灼胞睑,壅滞气血;或胞睑不洁,病后体虚,肺脾气虚之人皆易罹患本病。

眼睑炭疽的症状

中医诊断

本病以实热证为主。发病初期,胞睑肿痛焮热刺痒,多属肺胃壅热;胞睑肿胀如桃,壮热,甚则神昏谵语,多为疫毒攻心,内灼营阴;胞睑溃烂,经久不愈,多属正虚邪实

1.肺胃壅热

证候:初起胞睑肿痛,色红或微红,似热刺痒,肿胀迅速聚集成硬结,轻者肿硬变软而消散,重者腐败成脓,溃后脓汁黄稠带血,全身伴有头痛身热口渴引饮便秘浸赤,舌红苔黄,脉洪数。

辨析:①辨证:以胞睑红肿痒痛,舌红苔黄,脉洪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胞睑内应脾胃,恣食高粱厚味,胃腑蕴热,复感风热,内外合邪,客于胞睑,燔灼脉络,凝滞气血,故胞睑红肿痒痛;热盛阳亢,煎灼津液,故身热口渴,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洪数为实热之征。

2.热入营血

证候:胞睑肿胀如桃,皮面光亮,紧张,甚则延及眶周颜面,白睛赤肿高起,泪热羞明。伴有头目剧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甚至神昏谵语,舌红绛,苔黄燥,脉沉数。

辨析:①辨证:以胞睑肿胀如桃,舌红绛,苔黄燥,脉沉数为辨证要点。②病机:疫毒攻心,心火炽盛,内迫营血,发于皮肤肌腠,故胞睑肿胀如桃;白睛属肺金,火克金,故白睛赤肿;火性上炎故头目剧疼,泪热羞明;热入营分,灼伤营阴,夜间阴盛,故身热夜甚;热扰心神,故心烦不寐,甚则神昏谵语;舌红绛苔黄燥,脉沉数皆为热入营血之征。

3.正虚邪实

证候:胞睑溃烂,日久不愈,伴有面色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析:①辨证:以胞睑溃烂,经久不愈,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辨证要点;②病机:久病体虚,或病久耗伤气血,正气不足,无力托毒生肌,故溃烂日久不愈;气血不足,肌体失养,故面色无华,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皆为气血亏虚之征。

西医诊断依据 1.局部表现:发病急,潜伏期1~3日。眼睑高度水肿,发生蜂窝织炎触诊皮下坚硬,皮肤上有大小不同的水泡,继而变成含有脓和血的大泡,切开大泡可见深部组织坏死。2.全身表现:患者高热,头痛,耳前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发炎,重者2~3日后因败血症脑膜炎死亡。

眼睑炭疽的诊断

眼睑炭疽的鉴别诊断

眼睑麻风:开始是眉毛脱落睑皮肤变厚,变厚处皮肤上隐约可见红色边缘的色素脱失斑块,此后斑块逐渐呈浅黄或黄褐色,继之出现典型的结节,结节不太大,轮廓不十分清楚,互相融台成较大结节性浸润,排列在前额、眉部及两眉间。晚期则整个颜面皮肤均增厚,鼻梁塌陷,耳唇肥大变形,构成酷似狮面形颜面。在睑缘处的弥漫性细胞浸润使睑缘呈胼底样肥厚,并有秃睫。

眼睑炭疽的并发症

耳前和颌下淋巴结发炎肿大,患者有高热虚脱

眼睑炭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

1.卧床休息,隔离治疗,多饮水。

2.局部病灶以双氧水高锰酸钾水冲洗、清创,涂抗生素眼膏

3.肌肉注射大剂量青霉素,口服磺胺类药物

中医治疗

本病多实证热证,故治当以清热立法。视其不同证情,分别合用泻火解毒清营凉血之法,后期正气不足,又当扶正祛邪。同时,局部配合运用有关外治法,以提高疗效。

(一)辨证选方

1.肺胃壅热

治法:清热解毒泻热通腑。

方药:通脾泻胃汤(《医宗金鉴》)加减。知母9g,大黄9g,黄芩12g,茺蔚子9g,石膏18g,栀子10g,黑参9g,防风9g,银花30g,公英15g,紫花地丁15g。

2.热入营血

治法:清心泻火凉血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加减。生石膏30g,生地15g,犀角9g(冲眼),黄连15g,栀子15g,桔梗12g,黄芩15g,知母15g,赤芍15g,连翘12g,玄参10g,丹皮10g,鲜竹叶15g,甘草3g。

3.正虚邪实

治法:益气养血,托毒生肌。

方药:人参养营汤(《和剂局方》)加减。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2g,炙甘草9g,当归15g,熟地黄12g,白芍12g,肉桂9g,黄芪30g,远志15g,陈皮15g,五味子10g,银花30g,皂角刺15g,制乳没各15g。

(二)其他疗法

1.敷贴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鲜芙蓉花叶洗净捣烂敷患处(切勿入眼内)。用于本病初起。

(2)三白散白矾9g,硼砂6g,冰片1.5g。共研细未,秋梨1个去核,同药捣烂涂患处。适用于胞肿如桃各型。

(3)九一丹煅石膏60g,东丹15g。制法:东丹水飞,石膏火煅,二药各研极细未,用细筛筛过,然后混和均匀,用麻油适量将药粉调和均匀。用法:取少许涂在纱布上,敷贴患处,每日1次。用于本病各型。

2.外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川穹、当归、防风、赤芍、银花、野菊花各适量,煎汤熏洗,每日1次。适用于本病初期。

(2)黄连、黄柏生白矾各9g,胶枣1个,煎水洗患处,每日1次。适用于胞肿如桃暴发肿痛者。

(3)透骨草蒲公英白鲜皮地骨皮各30g,苦参18g、蛇床子10g。水煎去渣,趁温闭目外洗,每日数次。用于本病内有湿热者。

中药

1.防风通圣丸:每次服6g,一日2次。本方疏风解表,泻热通便,用于本病肺胃壅热证。

2.龙胆泻肝丸:每次服1丸,每日2次。本方清热泻火,用于肝经实火传于脾土者。

3.牛黄清心丸:每次服2九,每日2次。本方清热解毒开窍安神,用于本病热入营血证

4.紫雪丹:每次服3粒,必要时服。本方清心开窍,镇痉安神,用于热盛神昏重证。

针灸

针刺疗法:选穴:太阳、合谷上星睛明。手法:每日取2个穴,一日针1次,四穴轮换针刺。用于本病各型。

放血疗法:取患侧耳静脉,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毫针浅刺出血为度,每次条。术后用酒精消毒,以防感染

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病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慢性炎证。初期,局部可用30%黄柏、50%硫酸镁或温盐水热敷,每日3次,外涂抗生素眼膏,必要时配合全身使用抗生素,同时应用中药内服。若胞睑红肿较轻,多为肺胃蕴热,宜用石膏、知母、栀子等清热解毒;肿势较盛,延及颜面,为热入营血,可用犀角、地黄、黄连等清营凉血解毒;若病程久延,多为正虚邪恋,可用自身疫苗或人参、当归等益气养血之品,共奏扶正法邪,托毒生肌之功。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