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心动过速

来自医学百科

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房性心动过速为连续发生的3个或以上的快速心房激动、其频率多为120-220次/分。房速的发生机制多为房内折返、自律性增多和触发活动,房速的起源部位涉及病变心房肌、特殊解剖部位、手术瘢痕或补片等。  

病因

器质性心脏病是房速常见病因。心脏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心肌炎慢性心包炎肺源性心脏病等导致心脏高压、扩大、慢性缺氧和炎性瘢痕是房速发生的重要机制。外科手术中心房切开或补片是术后房速发生的重要原因。部分房速发生于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者,房速常位于心房的特殊部位,比如肺静脉口部、心耳等部位,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分类

(1)异常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的P波形态和心房激动顺序不同于窦性心律;
  • 心房刺激不能诱发、拖带和终止心动过速,但(不总是)可被超速起搏所抑制;
  • 心动过速发作与终止时可出现温醒(Warm-up)与冷却(Cool-down)现象;异常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
  • 房内传导或房室结传导延缓,甚至房室结传导阻滞不影响心动过速的存在;
  • 刺激迷走神经和静脉注射腺苷不能终止心动过速。

(2)房内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的P波形态和心房激动顺序不同于窦性心律;
  • 心房程序刺激和分级刺激能诱发和终止心动过速;
  • 出现房室结传导阻滞不影响心动过速的存在;
  • 部分心动过速能被刺激迷走神经方法和静脉注射腺苷所终止;
  • 心房心内膜标测及起搏可判断折返环的部位、激动方向与顺序。

(3)触发活动引起房性心动过速:

  • 心动过速的 P 波形态和心房激动顺序不同于窦性心律;
  • 心房程序刺激和分级刺激能诱发心动过速,且不依赖于房内传导和房室结传导的延缓;
  • 起搏周长、期前刺激的配对间期直接与房速开始的间期和心动过速开始的周长有关,具有刺激周长依赖的特点;
  • 心动过速发生前,单相动作电位上有明显的延迟后除极波;
  • 心房刺激能终止或超速抑制心动过速;
  • 部分心动过速能被刺激迷走神经方法和静脉注射腺苷所终止。  

起源部位

自射频消融治疗房速以来,通过对成功消融靶点的X线影像定位,心内超声及三维电磁导管定位系统(CARTO)运用,发现绝大多数房速的起源部位集中在心房某些特殊的解剖区域内:房间隔右心房界脊、冠状静脉窦口、右心房耳和三尖瓣环左心房肺静脉口、左心房耳和二尖瓣环。

体表12导联心电图P波形态或向量分析,可大致判定房速的起源部位 , 对术前准备和指导消融靶点的标测具有帮助。程序如下:

①aVL 和V1导联的P波形态对鉴别右房和左房房速的价值最大。

②V1导联的正向P波对判定左房房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92.9% 和 88.2%,I导联正向P波对诊断左房房速特异性高,敏感性差。

③aVL导联的双相或正向P波判断右房房速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

④II、III和aVF导联的正向P波,提示房速位于心房的上部,如:右房耳、右房高侧壁、左房的上肺静脉或左房耳;反之,则提示房速位于心房的下部,如:冠状静脉窦口、下肺静脉等。

心电图诊断步骤:首先判断aVL导联的P波负向或等电位;是为左房房速,II、III和aVF导联正向在心房上部,负向在下部;否为右房房速,II、III和 aVF 导联正向在心房上部,负向在下部;窦性心律时V1导联的P波为双相,房速时变为正向,判定为右上肺静脉的房速。 

临床表现

房速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心动过速的心室率、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短暂发作者,多表现为阵发性心慌、胸闷;持续发作者、心室率快者、并存束支阻滞者则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影响,除了心慌胸闷、血压下降外,还可引发心绞痛、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如果心室率>120次/分数月可以发生心动过速心肌病,在儿童和年轻人中较为常见。

房性心动过速

治疗方法

房性心动过速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时,心室率通常不会太快,不会导致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所以无需紧急处理。 一、自律性房速

(一)洋地黄引起者 1、立即停用洋地黄;2、如血清钾不升高,首选氯化钾口服或静脉滴注氯化钾,同时进行心电图监测,以避免出现高血钾;3、已有高血钾或不以氯化钾者,可选用普萘洛尔苯妥英普鲁卡因胺奎尼丁心室率不快者,仅需停用洋地黄。

(二)非洋地黄引起者1、口服或静脉注射洋地黄;2、如未能转复窦性心律,可应用奎尼丁丙吡胺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胺碘酮

二、折返性房速

心电图:p波与窦性不同,PR间期延长。

治疗参照阵发性室上速

三、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亦称多源性房速(multifocal atrial tachycardia)常见于慢性阻塞型肺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低血钾

心电图:1.三种以上P波,PR间期各不同.2.心房率100-130次/分数P波能下传心室,部分P波过早而受阻,心室律不规则。

治疗针对原发病。维拉帕米和胺碘酮可能有效。补钾补镁可抑制发作。

预防房速复发

在病因治疗和消除诱因的基础上,对房速发作频繁的患者,可选择Ia类、Ic类、III类或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口服治疗,以预防房速复发。长期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有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故应该慎重应用。

单源性房速频繁发作或持续无休止发作者,射频消融可作为一线治疗,达到根治房速目的。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