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竹根

来自医学百科
慈竹根
Cí Zhú Gēn
慈竹根
别名  
功效作用 下乳。主乳汁不通
英文名 rhizome of Omei Mountain Bamboo
始载于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毒性  
归经  
药性  
药味  

【药名】慈竹根

【汉语拼音】ci zhu gen【英文名】rhizome of Omei Mountain Bamboo

【拉丁名】Neosinocalamus affinis(Rendli)Keng f.[Sinocalmus affinis(Rendle)McClure]

【生态环境】现多见于农家栽培房前屋后的平地或低丘陵。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各地。  

植物形态

慈竹植株呈乔木状。高5-10m,梢端细长作弧形或下垂,全竿共30节左右;节间圆筒形,长15-30(-60)cm,径3-6cm,表面贴生灰白色或褐色基小刺毛;竿环平坦;箨环明显;箨鞘革质,背部密被白色

Bkcfu.jpg

短柔毛和棕黑色刺毛,鞘口宽广而下凹,略呈“山”字形,箨耳无;箨舌呈流苏状,连同繸毛高约1cm许;箨片两面均被白色小刺毛,具多脉。竿每节约有20条以上的分枝,呈半轮生状簇聚,水平伸展,主枝稍显著,其下部节间长可10cm,径约5mm。末级小枝具数叶乃至多叶;叶鞘长4-8cm,无毛,具纵肋;叶舌截形,棕黑色,高1-1.5mm,上缘啮蚀状细裂;叶片窄披针形,上面无毛,下面被细柔毛,次脉5-10对;叶柄长2-3mm。花枝束生,常弯曲下垂,长20-60cm,节间长1.5-5.5cm;假小穗长达1.5cm;颖0-1,长约6-7mm;外稃宽卵形,具多脉,边缘生纤毛内稃脊上有纤毛;鳞被3-4;雄蕊6;花柱微毛,向上分裂为2-4羽毛状柱头。果实纺缍形,黄棕色,易与种子分离而为囊状果。笋期6-9月或自12月至翌年3月,花期多在7-9月,但可持续数月之久。  

药用价值

【功效】下乳

【科属分类】禾本科

Bkcfv.jpg

【拉丁文名】Rhizoma Bambusae Omeiensis

【考证】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主治】乳汁不通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功效分类】通经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60-120g;或炖肉。

【出处】《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