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葶苈子

来自医学百科

【药用】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的种子。

性味与归经】辛、苦,大寒。入肺、膀胱经。

【功效】泻肺定喘行水消肿

【临床应用】1.用于痰涎壅滞、咳嗽气喘等症。

葶苈子能泄肺而下行,行水而消痰,故有泻肺定喘的功效,适用于痰涎壅肺、咳嗽痰喘、喉中有痰声如拉锯,在应用时可与桑白皮旋覆花等药同用。

2.用于面目浮肿,胸腹积水而小便不利者。

本品泻肺气之闭,利膀胱之水,故又可用于面浮、小便不利、胸腹积水而属于实症者,常与防己椒目、大黄等品配伍同用。

【处方用名】甜葶苈、葶苈子(晒干用)、炒葶苈(炒用)、炙葶苈(蜜炙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包煎。

【按语】1.葶苈子苦泄下降,能泄肺平喘利水消肿,功似桑白皮而力较强。

2.过去,一般认为葶苈子泻肺行水之力较为峻烈,只宜用于实症,对肺虚喘促、脾虚肿满等症则非所宜。但近来有用以配合黄耆、附子等药治疗肺原性心脏病喘促浮肿等症的报导。

3.前人说葶苈子有苦有甜,甜者性缓,苦者性急。现上海地区药店中只有一种,习称甜葶苈,并无苦葶苈。

4.据考证,上海地区所用的葶苈子为播娘蒿的种子,习称南葶苈子;而北方地区多用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的种子,习称北葶苈子

方剂举例】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葶苈子、大枣。治肺中水饮壅塞,胸满喘咳,一身面目浮肿。

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