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疾病预测/经络先兆——经络相学

来自医学百科

经络系统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方式,属于微观层次上的新结构。因此人体脏腑病理变化,哪怕是极微小的疾患,亦能从经络上窥出端倪……

第一节 经络先兆的理论基础

经络系统是中医独特的基础理论,经络和脏腑共同成为中医脏象理论的两大支柱,经络是人体气血的主要通道。经络体系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以及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其中,十二经络主要行于人体内脏及肢体头部,而奇经八脉则主要行于人体腹背,并对十二正经气血起到调节作用,十二经别又是十二正经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辅助支脉,其作用在于补充十二正经循行的不足。十五络脉则是正经加强内脏与体表、四肢之间联系的分支,十二经筋循行于躯表筋肉,十二皮部则分布于人体肤表。如是上述经络体系构成密集的网络组织遍布人体,纵横交错无所不至,起到了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如《灵枢.海论》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由于经络系统是一个网状的、互相沟通的整体,因此对人体内外、表里、上下、左右等各方面都起着联系作用,把人体内部脏腑与外部五官九窍、四肢百骸都贯通起来,沟通了内脏与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之间,体表与体表之间的气血联系,使人体成为了一个内外一致的统一整体。如是,经络与脏腑共同构成了脏象学说的物质基础,由于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因此,内脏有病必外象于经络,这就是经络先兆的理论基础。

经络系统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活动方式,属于微观层次上的新结构。人体脏腑病理变化,哪怕是极微小的疾患,亦能通过经络反映出来。由于经络具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的作用,故经络是最重要的全息系统、疾病先兆症的最早出现系统。经络对病的反映可以是局部的,亦可是本经疾病,还可交叉反映疾病。

经脉对疾病的反应包括体表局部异常及机体全身性症候表现,前者多表现为经穴及经络本身异常,后者则多出现综合症状群,其病理反应常出现于经络的循行路线上,症状以经络及其相关脏腑的功能失常为特点。经络系统有高度的感应传导能力,因此在病理上经络对疾病的反应亦极为灵敏,经络的感传现象证实了经络反映疾病的敏感性,因此也证实了它的先兆价值。

第二节 经络先兆的临床意义

一、初病入络的先兆意义

中医传统的“久病入络”观点面临着挑战,事实上新病不但能反应于经络,而且往往最早反映于经络。实践证实离人体越远的、越细小的络脉部位,愈具有最早反映体内疾病信息的现象。诸如甲皱微诊虹膜诊、巩膜络诊、舌下络诊等,均能最早地反映疾病的征兆。

初病入络主要反映瘀血病理,无论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凡致血行不畅皆可形成。尤以痰瘀合邪,浊瘀合邪为多见。久病中,如脉痹(包括现代医学的动脉粥样硬化),最早即可在经络反映出来。急病温病热毒内陷血分,热搏血瘀,所谓热盛迫血、热瘀交结,出现高热昏谵,衄血吐血肌衄斑疹等如现代医学的急性弥漫性血管凝血(DIC)等危证,络脉微诊即是最早的预报征象。此外,热与血结、蓄于下焦,络诊也能较早预报。其他,病久不解,余热挟痰,瘀留滞络脉或阻闭于窍,出现痴呆、默默不语或心悸神钝,或手足颤动等痰瘀滞络证,则于络脉微诊更能早期发现,尤其瘀热闭窍阻于心包更早(舌为心之苗),故舌下络诊是较早的预报点。

二、经络感传现象的疾病预报意义

经络感传现象是经络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应答性反应。经络感传的路线一般是沿着经络的循行路线传导的,除出现酸、麻、胀、痛、热等感觉外,还常出现红线、白线、丘疹带、汗带或其他感觉异常现象,如过敏线、湿疹、痣等。经络感传是客观的,感传现象的传导路线并非与神经分布一致,说明经络是独立存在的系统。据研究其传导特点为传导比神经慢,且中途有敏感点(穴),传导是双向性的,个体差异较大,传导线并非都一致。但经络感传现象并非和神经系统没有联系,有人报道:神经系统包括外周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改变,可能是产生经络感传这种能被感知的特殊感觉路线的必要条件之一。

影响感传的因素较多,如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偏瘫截瘫等,精神心理因素,涉及过度紧张、恐惊、激动、精神病之类,以及代谢水平增高的疾病,如甲状腺疾病,还有过敏性疾病等等,皆可使感传增强。而忧郁型精神性疾病、癔病、痴呆、动脉硬化性精神病、情绪低落、心绪不佳、疲劳内分泌失调,诸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又可导致感传滞缓,因此感传阈是受环境和个体因素影响的。

此外,经络感传的敏感度,其个体差异是很大的,经络感传据统计出现率为2.75~53%。经络感传人即所谓经络敏感人,在经络或经穴受到刺激后才诱发产生。实际上,在人体都应具备,只不过是有显性感传能力和隐性感传能力之分而已。隐性感传能力在经过一定的激化后可以转化为显性感传能力,如通过气功催气手法等方法诱导后,可出现感传能力。但根据上海市精神病防治院、上海中医研究所经络针麻研究一组观察,再次证实:人体的经络感传现象是不受暗示的,抗精神病药物似乎并不影响人体的经络感传现象,精神病人的感传出现率高于正常人,主要为1~4条的感传出现率明显增高之故,其原理尚须进一步探讨。

经络感传现象的特殊意义在于,沿着经络感传可以“气至病所”,由于经络“外络肢节、内联脏腑”。因此,脏腑的病变完全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出来。据经络感传现象的研究,发现有疾病的人感传出现率增高,一旦疾病消失则感传敏感度即下降。如王本显等言及:甲状腺癌患者,感传大多传至颈部甲状腺区,但在甲状腺癌手术后,感传现象亦随之消息。根据经络感传现象的研究,提示了通过经络感传可以预测潜在的疾病。因此,用经络感传预报疾病正被嘱目,通过经络预测疾病的方位亦逐渐崛起,尤其是通过经络测定仪器预测肿瘤的方法目前已有探索。总之,通过经络感传预测疾病是中医预诊学中极其值得开辟的新领域。

三、腧穴的疾病预报意义

腧穴是经气出入之所,故为“脉气之所发”和“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三百腧穴皆内通于脏气,故腧穴是联系内外的枢纽,是反映病邪的窗户。

《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腧穴是最能反映疾病的,尤以原穴为著称,故《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知五脏之害矣。”

腧穴对疾病的反映可通过腧穴的压痛、过敏、隆起、穴下软结、肿胀硬结、痒、热、凉及经络所行经皮肤的色泽、瘀点、丘疹、脱屑肌肉隆起、凹陷等可助诊断。正如《灵枢.邪客》所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亦如《类经》所说:“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溪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各种腧穴有的反应是特定性的,有的是一般的,有的是交叉的,有的是综合的,而且存在着两极相应和对称的反应现象,如上下相应,左右互照,极上部的穴位可以反映人体下部的疾病,极下部的穴位,可以反映人体上部的病理,左半的穴位可以披露右半的疾病,右半的穴位可以发迹左半的疾病。

人体经穴又是腹背相关的,如《难经本义.六十七难》曰:“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背部的背腹部募穴,其病理反应几乎一致,往往在募穴出现的病理反应,于背腧也有相应的外露。

背腧穴为布列于背部的五脏六腑腧穴,根据背部腧穴的压痛可以反映内脏病变,背腧穴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包括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各出现异常皆能预报五脏病变,如胃脘痛,首先在胃俞发现压痛点。故王本显氏报道国外将募穴系统称为警报穴系统,因为募穴对触诊反应灵敏,当某一募穴出现过敏,即可知与该募穴有关的经络和脏器发生了病变。

募穴为脏腑经气聚集之腧穴,募穴主要分布于任脉,如心包膻中,心募巨阙,胃募中脘三焦石门小肠关元膀胱募中极,其余肺募中府穴位于肺经、肾募京门穴分布于胆经,脾募章门穴列属于肝经大肠募天枢分布于胃经,而胆经募日月穴,肝经募期门穴等则位属本经。募穴出现异常则常反映本经脏之疾患,由于脏腑腹背、经气相通应,因此背俞腹募二穴对内脏疾病的预报,应予互参。此外,八会穴,如脏会章门穴、腑会中脘穴气会膻中穴血会膈俞穴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穴骨会大杼穴、髓会绝骨穴等和八脉交会穴等也为经气交集之地,对反映疾病亦皆有一定意义。其他郄穴也是经气深聚之处,大多分布于四肢肘夕以下,由于易于暴露,因此对预察疾病有较好条件,临床上,十六郄穴亦都各有一定预报意义(十六郄穴为十二正经及阴阳维、阴阳跷脉)。如郄门反映心胸疾患,梁丘反映胃疾患,地机反映肠疾患,筑宾反映生殖器疾患。另外,合穴络穴亦反映内在疾患。合穴有“合治内府”的作用,合邪与内脏的关系为“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于巨虚上廉,小肠合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这些合穴皆可反应内脏疾患,如胃经的合穴足三里反映胃疾患。络穴为经脉别出的腧穴,因具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故有反映表里两经疾病的意义。心包经之络穴内关穴异常可预报心包经的疾患。此外,四肢穴位尤可反映内脏疾患,如下肢的阳陵泉出现压痛可预报胆囊炎,而阑尾炎则可在足阳明胃经上巨虚穴出现压痛。又如太冲穴足厥阴肝脉,在足大趾本节后二寸陷中,病重亦以此决死生。盖以肝者,东方木也,生物之始,此脉不衰,则生生之机,尚可望其将来也,妇人尤以此为主。

原穴导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原气集中的地方,十二经脉中,阳经阴经皆有原穴,内应于脏腑。原穴是十二经之根本,脏腑原气所留止之处,因此脏腑疾患便可反映于原穴上,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六阳经除腧穴之外,另有原穴,如大肠经合谷穴,胃经的冲阳穴小肠经腕骨穴膀胱经京骨穴三焦经阳池穴,胆经的丘墟穴。六阴经“以输为原”,如肺经的太渊穴,肾经太溪穴,肝经的太冲穴,心经神门穴脾经太白穴。阴经的原穴,因为集中了原、俞之气,经气更为旺盛,因此更能集中反映内脏的病变,故《内经》强调原穴对五脏疾病的反应,道理即是。

临床上,如手少阴心经的原穴——神门穴异常搏动可反应心家疾患,而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穴出现压痛又可反映肺的疾患。

此外,凡居人体中部的穴位都有反映中枢病情、复苏之重要作用,如人中、百会劳宫涌泉神阙等皆具有上述作用。其他,如天突穴位于颈部正中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天突为任脉、阴维之会,“任主胞胎,为阴脉之海”,天突后为颈总动脉搏动处,故血管充盈度,血容量的大小以及血管舒缩变化均能反映于此。心主血脉,尤其此穴近心,又比虚里诊方便,因此是反映心病的较佳穴位。

有人还观察了48例经妇产科确诊或妊娠试验阳性的早期妊娠妇女,其中坐位浮取天突穴能触到明显搏动者40例,阳性率为82.29%,对照组妇女48名,仅二名有天突穴搏动,其阳性率为4.16%,两者差异显著(f=5.8,p<0.001)。

现代对俞穴预测疾病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如利用与经络有关的癌检查,对微癌的早期发现成为可能。还有学者发现,大椎穴长毛发与癌有密切关系。再如,C.HuBer通过对下肢动脉炎患者的观察,认为下肢动脉炎时在血海穴部位存在明显的热点,而患生殖系统疾病的男性病人,在五里穴部位存在特异的热点。

尤值注意的是,俞穴具有全息特性,经络达不到的信息可以借俞穴窥测出来。此外,通过经络的交叉会,更能反映整体信息,如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太阳穴、神门穴、趺阳穴等多经交会穴皆具有反映多经病理状况的特色。

上述足见俞穴能反映人体脏腑的状况,因此在疾病预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冲任先兆

冲任不是单纯的两条经络,以冲任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是中医的重要基础理论,无论在理、法、方、药上都有独特的一套。对中医的临床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在疾病的预报方面,其意义更为深远……

一、冲任先兆的理论基础

冲任理论是指以冲任为核心的理论系统,是中医的重要基础理论。冲任不独指冲脉、任脉,而是以冲任脉为主体,包括胞宫血海血室精室宗筋肝肾等功能的整体综合作用。于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皆有着重要意义。冲任内容的整体属性,构成了冲任理论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独特意义。

冲脉,是冲任体系中的主宰,为奇经八脉之一,十二经气血之要冲,又为五脏六腑之海,因导源于肾间动气,故又秉有动的活力。冲脉的循行甚广,上行于头咽,下底于足跗,前行于腹内,后走于脊里,三个分支遍及人体上下左右、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无所不涉,故古人又谓之曰太冲

任脉,亦为冲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冲脉并列为冲任体系的核心。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行身之前,为阴脉之海。任,妊养也,即言任脉有承任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作用,是奇经八脉中的重要经脉,和冲脉一齐共同担任着人体的妊养作用。

任脉和冲脉、督脉三者同出一源而三岐,皆共源胞中,任脉又与督脉交会于天突和天枢穴,三者在生理、病理上皆互为因果关系。尤其冲、任更为相关,首先,冲任皆起于胞中秉受于肾间动气,故最具鼓动之性,肾间动气实为命门之气,冲脉得命门之性而阳气充盛,冲脉又隶属肝肾,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性悍而喜条达,冲脉得肝之性而流动急畅,故又有直冲之说。冲脉隶于肾又与肾相通,兼秉了督脉之阳气,因此冲脉虽为十二经之海,实则性属阳经,与人体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性征等至为关连。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灵枢.五音五味》亦曰:“伤其冲脉……故须不生,有天宦者……不脱于血,……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冲脉内通于肾间动气,外连于诸经,上与阳明出于气街,下直行于足跗,前并肾经行于腹,后与督脉抵身后之脊膂,因广连诸经,四通八达,饱盈众脉之气血,故《灵枢.海论》曰:“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冲脉又隶于阳明,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冲脉既秉先天之气,又汇后天之血,为十二经气血汇聚之处,故又有“五脏六腑之海”之说。所谓“海”,即言对精、血、气有汇聚、蓄积及贮泻的作用,冲脉之所以称为“海”,因其经气旺盛,对经络气血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冲脉随着经络气血的有余和不足而蓄溢,以此起到“十二经之海”的作用,故冲脉又为诸经之要冲。

冲脉本于肾,源于肝,肾主藏精,肝主藏血,故冲脉又与“血室”、“精室”的溢泻密切相关,冲脉盛则血室满盈而月事按时而下,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男子血室为“精室”,同样受冲脉所主,冲脉盛则精气溢泻,冲脉损则精少无精。

上述说明冲脉为“血海”,“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对人体的精、气、血皆有着重要的蓄溢调节作用,对人体生殖生长功能起着平衡和促进作用。

任脉为奇经八脉之一,为“阴脉之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对血海的满溢蓄泻有着重要作用,任脉又为三阴经脉之总汇,故主一身之阴,又称“阴脉之海”。内涵精血津液,具有妊养、担任之意,尤其为妊养胞胎,因此又有“任主胞胎”之说,故《奇经八脉考》曰:“任脉……为阴脉之承任”。

任脉与冲、督同出一源,与冲脉并行于腹,和督脉交会于天突、天枢,同足太阴经交会于下、关元、中极,跟足少阴经交会于关元,又与阴维交于天突、廉泉、还和冲脉交会于阴交。说明任脉与诸阴经皆有联系,故有“总任诸经”之说。

总之,任脉为人体生养之本,与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皆密切相关,任脉虚衰则必然导致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生殖不能及衰老早至,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综上所述,冲脉与任脉,一属阳,一属阴,共同调节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不仅主宰着人体的性功能及生殖功能,而且对人体的生、长、壮、老,都密切相关,是经脏一体共同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体现。

二、冲任先兆的临床意义

(一)冲任腹部病理先兆

1.小腹发凉,腹壁薄而松弛,腹部少泽暗滞无光,为冲任虚寒的征兆。如腹部凹陷,腹形瘪塌,脐部发凉畏风,脐小轮薄,脐廓窄瘦,脐色发暗亦为冲任虚寒的标志。

2.小腹粗裂、干皱,重则腹皮甲错、龟裂,为冲任瘀滞的信号。如环脐而痛应考虑冲任瘀滞所致的伏梁,脐下绞痛可为冲任积聚产生的疝瘕

3.逆气里急为冲任气逆的标志。所谓逆气指腹冲气上逆,所谓里急谓腹内拘急紧迫,皆为冲任气逆的征兆,如《素问.骨空论》曰:“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脉经》曰:“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若冲逆兼头弦肉瞤为冲气引动肝气的象征,如冲逆涉及心下惴惴跳动,心烦汗出为冲气上逆触犯心气的信号。又如冲气上逆挟喘促动悸,为肾虚冲气不敛的先兆。此外,大小便不通,气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为冲疝的征兆。其他,停经呕逆为血盛胞脉,冲气旺盛挟胃气上逆所致,又为早孕先兆。

(二)冲脉动气先兆意义

冲脉动气多位于脐周,正常冲脉动气是含蓄不外露的,只有在病理情况下才可触及。冲脉动气出现于脐周上下左右,在脐周出现动气常为脏气内虚冲任不敛的先兆。如动气出现于脐下为真气失守,原气外泄之兆;动气发生于脐上又为肾虚摄纳无权、冲气上越触犯心气之征;当脐筑之而动则提示脾胃气虚,因脾正当中州,内应脾胃,脾中动气为脾虚中气不敛的外露。

此外,如腹部出现惴动应手是寒客冲脉的标志,《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矣”。即可说明。其他,如气从少腹夹脐上行至胸中为冲脉上冲的征兆,俗称奔豚气。其中,“脐下悸”“烧针核起而赤”,又为奔豚气欲发先兆。如《伤寒论》第65条:“脐下悸,欲作奔豚”,121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所言即是。

(三)伏冲动气之先兆意义

伏冲脉为冲脉的腹行支,位于腹之深部,行脊柱之前,如《灵枢.岁露》曰:“入脊内,注于伏冲之脉”。正常情况下,伏冲脉搏动应手和缓均匀,不徐不疾。病理情况下则搏动异常,如搏动无力,缓滞不前为冲任虚损之征兆,而搏动疾数、浮空又为冲气不敛之征象。

(四)肾间动气先兆意义

肾间动气为位于脐至脐下三寸间的动气,此乃生气之源,十二经之根本也,脐下三寸的动气又称丹田之气,为肾间动气蓄藏之所,肾间动气为原气之蓄于腹部者,如《奇经八脉考》曰:“肾为生气之门,出而治脐下。”正常情况下是含蓄不露的,如原气虚对气的摄纳固冲失权,则除表现为此动气有欲奔之势外,还会引动冲气上逆,故曰人森中虚说:“观病人之腹,切肾间动气之所在,识死生之吉凶。”